ニッポンの嵐 -no.31-井户端健康宅老所的思考与运营
加藤:我还没到4年。
相叶:加藤先生也是原本就对护理感兴趣吗?
加藤:我去过护理学校哦。一直做音乐,但是以音乐为理由不让我去东京,所以说“我去做护理”来到东京,【结果】完全没有学习护理(笑)。
相叶:啊~这样啊。
加藤:然后在3年又加1年的失业生活里,一边啃老一边给日本经济做贡献(笑)。无药可救的废材,果然是无法工作的。没办法适应一般公司。不被社会接受的同时遭遇了很多的挫折,摇摇晃晃无可奈何,落脚点就是这里。
伊藤:他父母很早就没了。然后和93岁的爷爷两个人一起生活,爷爷是内裤呀什么都给洗,还给做饭。不是照顾爷爷反而是被爷爷照顾了呢。过这样的生活。
加藤:虽然因为上了年纪不可避免地耳背,但是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嘛还好。
相叶:哎嘿~那,因为有过这样的环境,所以有这次自己去照顾老人的心情?
加藤:其实没有照顾的感觉。【非】要说的话,一起生活吧。我觉得每个人活着都会有说“啊总觉得不顺啊”的时候,爷爷奶奶也好,我也好,有残疾的人也好,大家,只是内容不同,但拥有同样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说没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以,在困难的时候,必须要做点什么,感觉就会联系在一起。虽然是只会笨拙的生活方式的同伴,就算这样还是觉得可以一起生活下去就好了。所以基本上没有说工作或者护理这样的感觉。真的是作为同伴一起生活在这里。
伊藤:所以,简单地把爷爷奶奶放进机构太可惜了。有很多被现如今的社会价值观压垮的年轻人,这样的孩子和老人家正确地相遇的话【这些孩子遇到那个有缘的老人家】,肯定会变得精神起来的哦。
相叶:应该会良性循环呢。一层一层的。是注意到了呢还是没注意到呢。
加藤:其实护理不是这么有意思的事情,但根据【护理的】理想的状态,价值观也会完全改变。
相叶:这里也有人住吗?
伊藤:这里是白天大家的集合地,晚上回去。只是,因为也有人不能回家,所以和那些人一起回去,住在别的地方。
相叶:这样啊。这是日间护理啊。我还以为整天在这里。
加藤:每个月使用者的20人里面,住这的人一半不到。果然,谁都想要像往常一样住家里。进【宅老所或者老人之家】是别人的事情,没有谁会喜欢来这里。有不得已的【环境/条件】,才会来这里。
相叶:是嘛。
加藤:几乎没有人主动去护理机构,说“我【要】去护理机构!”
伊藤:相叶先生有说过说爷爷在医院去世这话,我们觉得还是和家人在一起比较好。在生命的最后,谁都说希望一下子死掉【一下子解脱,不再遭罪】,但是很难呢。这是特别希望大家知道的,很多老年人会变得痴呆,没错。年纪大了的话哈。然后,比如感冒了引发肺炎肯定就要去医院了。但是得了痴呆【脑子不清晰】,就想出院。因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住院。与此相对,也有些医院的对策是绑在床上,开具抑制身体的强效药物,这种状态下死掉的人也不少。
相叶:好难过啊。
伊藤:虽然悲伤,但现在几乎成了普遍情况。这些事大家都不会想象不是吗。
相叶:这种时候,真的只有家人不得不支持了呢。
伊藤:嗯。有家人的话那挺好的。但是现在家庭的力量变得很弱了,所以这种时候我们一起支持。
加藤:稍微帮一把的话,家人也能努力的事情很多。但是,很多的日间护理机构都是在定好的日程表中行动的,比如早上8点半来接人,下午3点半送人这样的。这样的话,有工作的家庭,如果有7点半来接【机构】的话就可以维持以前一样的生活了,像这样的1小时的时间差没法弥补,就变成了“没法照看所以送到护理机构”。因为一些小事从制度中漏掉【不被包含在制度中】的情况真的很多。
伊藤:所以,发展成这么富裕的国家,不管什么人在生活里消失都很难。这是我在老人之家工作的时候想到的。其实人上了年纪后才有意思。
相叶:原来如此。
伊藤:大家好像《阿拉蕾》中的企鹅村的村民一样哦(笑)。然后不是有被其他机构拒绝的爷爷来嘛。这个在企鹅村的话,好像尼可真大王来了一样,新角色登场,有这样的激动兴奋的感觉(笑)。
相叶:兴奋起来了啊(笑)。
伊藤:很有意思吧(笑)?
相叶:也有这样的思考方式呢。说起来尽是我不知道的事情。家庭的力量在变弱,但真的也尽力了。好寂寞啊。
加藤:但是通过不同的相处方式【不同的相处方式导致不同的结局】,因为护理分开的家人以护理为契机又得以回来。也有这样的故事。在这里的奶奶也是这样的哦。这里才是最后的堡垒,被精神病院赶出去的奶奶这么说。
相叶:最后的堡垒?
加藤:结果,哪里都无法照看的奶奶只能去了精神病院的痴呆【患者】大楼。在那里自己猛地敲碎了门牙,这样了也被赶出去了。虽然是没有去处才来这里的的奶奶,但是在这里和家人相处啦,最后通过和本人的相处,果然家人也会有一体感。【译者小声注明一下:我感觉意思好像是说在这个宅老所和奶奶的家人打交道,然后和奶奶本人相处,就算是宅老所也会让奶奶的家人觉得大家是一体的。】迄今为止散掉的东西一个一个联系起来,果然是有变了的东西呢。
伊藤:护理把人联系起来。护理共同体呢。我非常明白这点。从我开始这个【宅老所】就明白了。
加藤:我觉得护理的世界不是专业性的【东西】,【其实】是怎么和人打交道、能否建立关系的事情。所以我会好好地重新连接那份关系。与其说本人不如说是关系呢。那个人的生活由各种各样的事情组成,这样的“地域”很重要。迄今为止住的地方、有熟识的关系,从这些地方入手,这是最重要的。
相叶:我错得很离谱。之前我以为这里是类似于老人之家这样的大型机构,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构造呢。
伊藤:是啊。
相叶:对于一个老人【来说】,接触TA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什么?
伊藤:我是尽可能不加掩饰地表现情绪。不加掩饰就是如实展示喜怒哀乐。
相叶:那就是该生气的时候生气。
伊藤:当然(笑)。【我说】“你在做~什么!”(笑)。因为对方会突然打过来的。说“我不是什么也没做嘛~”。
加藤:我大概每周有3次成为某个奶奶的儿子,常常被揍 “你给我适可而止!”我就会说“对不起,我错啦”但是不会说“认错人了【我不是你儿子】”。因为在那个奶奶心里肯定是有理由才这么做的吧,那里有奶奶的信息和很多的历史。我喜欢像这样子吵吵闹闹的事情。比起工作关系,还是更【喜欢】总是被骂【被打扰】这样的方式。
伊藤:像对待客户般的护理,介护保险制度之后一直持续的“老年人也是客户。不可以喊爷爷奶奶,请喊xx先生/女士”这股风气至今仍然根深蒂固。这样的话当然就没有很好的关系不是吗。
相叶:这是日本独有的吗?海外的设施也是这样的感觉吗?
伊藤:不如说海外更可能这样。但是海外是尊重个体的文化。日本原本就是共同体、伙伴意识强烈的文化【集体文化】。在日本实行个人主义的xx先生/女士,到老了的时候,才真的是搞破坏了呢。
加藤:上了年纪就不可避免要走下坡路了。但是,现在的流行是对95岁左右的爷爷也说“请健健康康的”。活到95岁,这就算是健康了。不是这样的,我想制作一条像是一级一级下台阶般逐渐老去的道路。
相叶:自然而然地呢。
加藤:对,因为这不是病。活到八九十岁,手脚动不了,脑子也一样不灵活了。这不是病了,而是老了。老了是就算医疗也无济于事,相依相伴才是最重要的。

译者叨叨:
这部分内容我应该花了很多时间,但感觉还是做得不够好。嘛,真是很累。有些拗口的地方还请理解下哈,我现在的水平就是这样。
我想说下我的看法哈。这部分内容挺有深度的,可以看得出来董事长和院长其实都是对于护理有想法的人,认真做事的人,温暖的人。但有有两个观点我不是太同意。比如说机构喊老人家xx先生/女士,董事长觉得不太好。我个人是觉得其实喊爷爷奶奶也好,xx先生/女士也好,不必非得统一。求同存异嘛。每个人在乎的都不一样。有些人社恐有些人在乎距离而有些人觉得喊xx先生/女士冷冰冰。人与人是不一样的。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我是翻译,文章内容不代表我个人全部观点。希望大家可以有自己的想考思考哈。觉得好的可以学习的就吸收,不那么认可的就不接受。嗯。
这部分内容挺值得一看的。
视频版本在此~有时候我在想要是晚点发表就好了,但又觉得现在失去了当时的兴致勃勃,也许就不会开始了。翻完这本书,似乎又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