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AR眼镜成品走进MWC,未来商用还会远吗?

2023-02-27 15:28 作者:唯一数码  | 我要投稿

AR眼镜这个概念,炒了好多年都快成回锅肉了。

毕竟AR不像VR,它是要带出门的,所以其轻便度、外观、性能等等都得要跟得上。某品牌之前是与手机链接,利用手机硬件的性能实现AR眼镜超轻便的体验,但是,毕竟还需要与手机连接,其真实体验似乎离我们想象中的AR眼镜相去甚远,只不过是能透光的VR眼镜罢了。

不过,这一次MWC2023,小米带来的无线AR眼镜探索版,却又再度引发AR狂潮。

你以为它是款眼镜,其实它是部手机。它采用的是骁龙 XR2 Gen 1的解决方案(CPU为7nm 制程的八核处理器,Kryo585 CPU 架构,最高可以达到2.84GHz,GPU部分则是Adreno 650,最高587MHz GPU,还搭载了第五代 AI 引擎)。

当然从参数上看,它离主流手机平台的性能还相差甚远,不过它加入了小米AR眼镜相机的思路,不仅可以拍照,还可以利用摄像头捕捉手势或者路面情况进行分析。为了不像眼镜相机那么戴着尴尬,眼镜玻璃片加入了电致变色,墨镜状态下一体感非常强,不仔细看看不出来眼镜的特别之处。

但是一旦切换到通透模式……

稍微有一点点尴尬。里面的AR显示部分和AR眼镜相机如出一辙,所以显示效果上应该还是不错的。不过距离真正商用和AR概念之初的想象,还距离甚远……

其实AR眼镜之所以一直是一个概念,究其原因,是AR眼镜没有什么好的使用定位。

在初期,AR的概念就像是电影“失控玩家“,戴上眼镜就可以看到完全不同更加华丽的世界,各种信息都可以通过眼镜界面反馈而不需要像现在到处都是光污染的显示屏。当然,也可以通过AR交互的方式,凭空与朋友们玩各类游戏,尤其是霍格沃茨、游戏王和神奇宝贝,有了AR的交互可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但是,AR的局限也就在这里。

如果想要实现AR梦想中的状态,就必须拥有像基站一样数量的信息发射装置,或者AR设备具有媲美电竞游戏电脑的处理速度,能够实时渲染创造那些不可思议的图形效果。

超高的投入下,设备商能获得什么呢,满屏的广告植入?使用液晶显示器虽然费电,但成本其实长期来看很低,而且你只能选择不看它,但它一直会环绕着你。但AR则不同,虽然广告成本非常低,但只要把眼镜取下来,或者在系统上屏蔽广告信号接入,这些广告就彻底的不存在了。

如果你是投资人,你会选择这种“公益性”的科技提升吗?显然不会。

如果你说,我就是愿意拿钱出来促进世界的科技发展不求回报,那么AR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安全性。

先不说拥有超强计算能力的芯片在脸上“发光发热”的问题,毕竟这是可以依靠芯片技术的进步解决的小问题。但是作为使用者,在大马路上溜达的情况下,屏幕上面的光怪陆离会让你陷入极为危险的境地。

无论AR显示效果多么通透,都会导致视角出现一定的遮挡,这就意味着为了安全起见,AR显示必须越简单越好,但这与AR概念又相违背。目前OPPO的AR眼镜,显示的就是类似于汽车上使用的AR-HUD,只不过更加简单,但却也更加没有实用性。

在这种情况下,你想要AR眼镜能有多大的作用或者带来多好的提升,其实就成为了伪命题。尤其是如果你戴着眼镜开车或者滑板、骑行等等,危险度只会直线提升,消费者也很难忽略这些问题。

所以小米敢走出这一步探索,其实也归功于眼镜相机的成功。

小米一开始没有将设备定义为AR眼镜,因为AR眼镜代表很多的期许,所以它定义为便携相机就很聪明。你对相机还能有什么期待?能拍照摄像就是基本的功能了,但小米还是尝试在相机中加入了AI识图、AI翻译,所以你可以看做是AR眼镜的雏形。

如今,小米再度向前迈出一步,虽然看起来这个探索版既不会上市也很难离开MWC2023的展台。但是我认为小米已经想明白了AR眼镜的定位问题,也分辨了哪些是真需求哪些是伪需求,所以当芯片技术更加成熟之后,AR眼镜的未来商用应该很快到来!

AR眼镜成品走进MWC,未来商用还会远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