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嘿,朋友,最近你去了哪里

2018-07-23 06:30 作者:杰兄一  | 我要投稿

现代通讯科技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把你和你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可以随时的紧密联系在一起,无论身在何方,只要你想,总是可以轻易的找到一个人。

总觉得这几十年来通信方面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信件

十多年前,当时的我还拥有一个现在的人们不太清楚的朋友:笔友。你可以将笔友理解为只通过写信来沟通的“网友”。那时的手机还很贵,电脑家里还没有,上网得到网吧去,作为一个学生,通信依然是我的第一选择。由于信件在传递时十分缓慢,于是我们会在信件里说到自己这边发生的有趣事情,自己的烦恼,寄出去,然后再等待着笔友的回复,周而复始。

写信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我们经常说笔迹如人,要给别人一个好印象,当然不能潦草的写下一堆天书让对方猜。写信要工整一点,看起来舒服一点,也好让收信的人感觉到自己的诚意。在信纸的选择上也不能随便,拿张抬头是红色宋体字“XX学校”的标准信纸当然不好看了,给人太严肃的感觉了,得选张花哨一点的,或者说时尚一点的。

这样的是不行滴


这样的是常用的

其实写信最大的乐趣在于等待。当写下心里所想后,粘上信封的封口,投进邮递箱,再等着对方回信。这段时间就会有一个盼望的心情,会猜对方会回些什么,这种迫不及待和雀跃的心情让整个人都在保持着活力。

信封长这样

手机短信

接下来当然是手机通信了,比写信快捷多了。当时的手机套卖点在于网内短信多少条,网外多少钱一条,而不是现在的流量多少。

短信,现在的人也不熟悉了,一般只拿来接收验证码什么的,但在当年,这是朋友间最重要的联系方式。诺记坚不可摧的手机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一个技能:盲打。盲打是指不看手机直接写字,打完基本上都不用看就可以直接发送出去。我当时有一台诺记,键盘都已经磨到漆都掉了,依然还可以打字,不得不说诺记在当时虽然卖得贵,但质量真是杠杠的。

在这个年代,短信是如此的普及,以致于当时的人们对于短信拜年是礼仪的倒退还是时代的时步而争论不休。当时的移动联通(电信是小灵通,联通也有小灵通)为了表明自己的业绩,都会宣称自己在过年时的短信发送量是多少。至于现在,好像没有哪个运营商会在过年时发布自己的业绩了。

另外和现在很像的一点是,在那时,过年时发一条短信要等到年初一才能收到。和现在过年时在微信发一条短信要等到年初一才能收到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手机/PC APP

到了现在,当然是以网络为主。QQ、微信、微博等等,可以进行即时通信的APP太多了。当然了,现在的手机主要功能再也不是打电话和发短息了,也就是说不再以交流为主。主要是看视频、玩游戏,即使是QQ、微信也不会占到使用频率的最高,最高的可能是微博啊、抖音啊、王者荣耀啊之类的。

番外——聊天室

说到网络,有一种信息交流方法我觉得必须要讲一下。从本质上来说,和现在的QQ群、微信群没什么区别,一样的群聊,一样的匿名,一样的来去自如,那就是聊天室。

聊天室的样子,但这是软件的,不是网页版的

你能相信吗?我找了15分钟的聊天室图片,居然大部分都是XX内容提供,需要安装那种,坑爹。网络内容就是发展得如此迅速,以致于想找张十年前的聊天室图片都找不到了。

话归正传,正如上面所说的,其实聊天室和QQ群也没多大的区别,只是在聊天室中,所有信息(非私聊)都在主屏上滚动,要是没点眼力劲真心找不到自己发的信息在哪里。据说常年在聊天室混的人,能一手夹烟,一手在键盘上下指如翻飞的蝴蝶,随意的和十个八个同时聊天……

这就带出聊天室一个主要的功能,提供一个网络地方让无何安放的荷尔蒙散发出来。这一点到了现在的QQ的群也是无法改名的属性,直到现在,搜索聊天室弹出来的依然是那些东西。

2005年,QQ推出群服务,自那时起,聊天室就逐渐式微,风光不再了。

网络技术的发展是如此迅猛,从最早的4个节点到现在覆盖全球,无数的节点,用的不过区区几十年时间。从古代的一别断肠到现在随时随地通过视频聊天,技术的发展总是让人着迷。当然了,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再也不能对女朋友说因为加班而无法陪她之类的谎话了。


嘿,朋友,最近你去了哪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