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银期货分享新季棉市数据来袭,后市棉花如何看待?
恒银期货分享新季棉市数据来袭,后市棉花如何看待?
新季棉市数据
面积减单产增
受“退棉还粮”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实施,以及今年低温与高温天气多发等因素的影响,国内棉花市场在7月底之前一度出现了新季棉花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将大幅下滑等预期,使得市场情绪波动较大。
眼下,新季棉花陆续吐絮定产,单产、总产、开秤价预期将如何?产业链主体的心理是怎样的?轧花厂会如2021年那样抢收籽棉吗?
01荒地开发农田整治棉花面积减幅不大
受不良天气影响,今年新疆棉花种植时间推迟,部分地区补种现象较多。例如,今年年初南疆部分地区出现了降雪和降温天气,在土壤温度过低的情况下,棉花下种较为困难,部分地区棉田延后至5月初才完全结束播种工作,个别棉田不得不改种其他农作物。
市场一度预计今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将大幅调减,部分市场机构预计减幅在20%左右甚至更高,并由此推算出今年新疆棉花总产量仅在520万吨左右。那么,今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减幅究竟有多大?
据了解,今年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的减幅在10%以内,低于此前市场预期,之所以会出现市场预期与实际面积偏差较大的情况,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01
第一,“退棉还粮”政策的落实在兵团与地方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区也分别不同,退出的棉田大部分为次宜棉区和低产棉区,常年以来这些棉田的产量占比就很小。
02
第二,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田地大部分并非来自原来的棉田,在不少地区是由原来种植打瓜、果树的田地转化过来的。
03
第三,近年来新疆加大了对农田的升级改造,加上土地流转已成为普遍现象,在“小田并大田”的过程中增加了不少耕地面积,这些田地一部分被用于棉花种植,另一部分被用于种植粮食作物。
04
第四,新疆不断加强了对水源、土地的综合开发利用,很多靠近水源的荒地得到了有效开发,新疆新增耕地面积预计较大。
05
第五,各地在实施“退棉还粮”的过程中,大部分坚持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既没有强制农民必须改种粮食作物,也没有要求短时间内就要完成一定比例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退棉还粮”的实际面积远没有计划或预期的那么大。
综合来看,新疆各地对发展粮食生产均较为积极,但并没有出现盲目改种的的现象,“退棉还粮”的比例也远小于市场预期,各地拿来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并非全部来自棉田。而从农民种植棉花的心理来看,从今年开始,新疆棉花目标价格保持3年不变,目标价格也仍然保持在18600元/吨的较高水平,使得种植棉花的收益较为稳定且可观,广大棉农仍保持较高的种植积极性,这有利于新疆棉花种植面积相对稳定。
HAPPY TEACHER'S DAY
02水充足高温天气多棉花生长发育转好
水资源丰富与降雨增多十分有利于棉花生长,特别是7月至今新疆各地均出现高温天气,迅速改变了今年新疆棉花的生长状态,不但令积温很快达到常年平均水平,而且加快了棉花的生长发育进程,在较大程度上弥补了苗期、现蕾初期低温天气对棉花生长的损害。
根据记者调查,现阶段棉花长势明显好于此前预期,人们所担心的高温天气不但没有对棉花生长造成伤害,反而有助于棉花生长发育转好。另外,后期棉农较为关心的问题主要是霜期能否提前,以及籽棉的开秤价能否达到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