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个小组件,轻松划分“生活圈”

2023-08-22 09:00 作者:超图集团  | 我要投稿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增强幸福感成为空间规划的重要参考指标,社区生活圈规划也成为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期的客观要求。

自 2016 年 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要“打造方便快捷生活圈”后, 2018 版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又进一步将 15 分钟、10 分钟、5 分钟生活圈和居住街坊作为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以步行时距为依据来组织居住空间。随后,2021年《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相继发布。

2023年7月12日,《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发布,要求每年选取试点城市,力争到2025年,在全国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进生活圈建设,打造“百城千圈”的总体目标。生活圈的建设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力度也在逐渐加大,这对如何精准地规划生活圈提出了新的要求。

什么是生活圈?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范围为步行约15分钟的区域,旨在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形成多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在步行15分钟的空间范围内提供完善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休闲及就业创业等基本服务功能,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社区生活圈。

所以,生活圈的划分不能以简单的圆心+半径的划分方式,也不能以既有的社区街道的划分模式,而要综合交通数据、地形数据、人口数据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划分。

生活圈划分有妙招

超图研究院应用产品研发中心针对生活圈划分需求,开发了“生活圈距离分析组件”,可以快速、准确地划定15分钟生活圈区域,同时还具备了路径选择、设施指标分析等功能,进一步为城市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该组件的设计思路如下图所示,以路网数据、公交地铁数据、DEM数据、国土调查数据为基础,选择组件内置的栅格采样算法或边的逼近算法得到生活圈区域,输出的区域范围数据有两种用途:一种是通过指标相关数据(每个地方的管理指标都不一样,比如千人指标:千人医院床位数、千人运动设施面积等),得到该区域的设施数量、空间特征、指标符合程度等结果;另一种用途,是通过选址模型,得到范围内新增设施的选址结果,以达到辅助城市规划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圈距离分析组件是以b/s的后端微服务+前端工程的形态呈现,可以在新建系统中使用,也可以在已有系统中进行插拔,可以进行灵活扩展。

更多应用延伸

生活圈距离分析组件不仅能够应用在15分钟步行范围,还可以反过来测定已建成的设施服务范围。除了可指导城市规划外,该组件也可应用在日常生活服务中,如根据公司地址和可接受的通勤时间选择租房位置;根据多个景点分布和路途时间选取最佳酒店位置等。通过以时间为依据取代以距离进行缓冲区计算,能够提供更加精确的结果,也更贴近实际生活。

作者 | 应用产品研发中心 罗兰文颖 唐世川


一个小组件,轻松划分“生活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