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娘的疯男爵 第三十四章:翻越苦难
早晨,乌尔格城外。
蒙古地区的晨风猛烈,将在场所有人身上的厚重衣服吹的猎猎作响,不过没一个人会在此时感到寒冷,因为在他们的面前,正是夺取荣誉的坦途。
热血在疯男爵的体内流动,热血在贝达拉科夫的体内流动,热血在每一个“大俄罗斯”队的成员体内流动,有些是为了荣誉,有些只是为了追求斗争的本能。
几年一度的蒙古德比将要开始了,这项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长途耐力赛的规则少的令人难以置信,它要求所有参赛者堵上自己的一切赢取胜利。
往年的比赛中,倒在这路途中的人并非没有,伤痕累累更是常态,但这并不能阻挡参赛者们的热情。
疯男爵清楚地感觉到,成吉思汗的伟大灵魂正在注视着他们,长生天的气力在他体内流转。
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到处都是人群,车辆和高高挥舞着的旗帜,这气息仿佛让人回到了13世纪的哈拉和林,那时蒙古帝国风头正盛,半个世界臣服在他的脚下,而作为其政治中心的哈拉和林则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臣和商人。
昨日盛景,恰似今日。
到了最后,俄罗斯队集合的也只有5个马娘和3个训练员,5个马娘分别是奥先多夫斯基,鲍里斯·雷祖欣,曼城茶座,叶卡捷琳诺达尔和泰加林。
四个训练员则是罗曼·冯·恩琴-施滕伯格,贝达拉科夫和阿巴库莫夫,其他主要国家的队伍都有6-8个马娘和5个以上的训练员,俄罗斯队的配置比起美国和英国,则更接近于那些中亚小国的队伍。
当然,作为东道主的蒙古队马娘数则达到了9个之众。
马娘的数量不能说明什么,也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胜负,至少从规则上来看是如此,在场的所有参赛选手,以几个马娘+一个训练员为一组,将会被投放在大草原上的不同位置,他们的任务是穿越草原上的驿站,到达终点,而在规定时间消耗殆尽的时候,进入终点人数占队伍中人数比例最多的队伍会获胜。
从规则上来看,蒙古队似乎是最不利的那个,因为他们不仅派出了最多的马娘,还派出了最少的训练员——两名。
不过从历届比赛来看,蒙古队除了争夺胜利以外,往往还背负着特殊的职责。
茶座敏锐的注意到,不管是在前期准备上,还是在士气上,俄罗斯队都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但是情绪高昂的疯男爵却没有似乎注意到这一点,他依然兴致勃勃,在营地里走来走去,观望着其他队伍的准备情况,偶尔还会上去攀谈一两句。
不知道这是盲目的乐观,还是说出于对自己实力的自信,不过按照规则来看,小规模的队伍或许更难在草原上生存下去,但是却又更大的几率赢得胜利。
而恩琴,正是草原生存方面的专家。
一辆插着俄罗斯旗帜的吉普车从远方驶来,带着落日的余晖缓缓驶入了营地里,贝达拉科夫赶忙迎上前去,从吉普车上下来一个俄罗斯人,他对贝达拉科夫说,这是萨文科夫从与蒙古接壤的俄罗斯聚居地里筹集的一些物资,用来支援各位的伟大征程。
贝达拉科夫大喜,赶忙拉着司机的手,表示要用自己珍藏的好酒款待一下这位从远方而来的客人,司机也乐得如此,主客走进了帐篷里开始大吃大喝,他们还邀请恩琴和茶座一起前去参加他们的宴席,但是恩琴拒绝了,他走到吉普车前,翻开了用来遮挡物资的厚棉布,翻看着那些筹集而来的物资,是一些干粮,保暖的衣物,和装在空玻璃瓶里的伏特加酒。
就在恩琴看完物资准备盖上棉布的时候,茶座阻止了他并用手指了指吉普车后备箱边缘的一处凸起,疯男爵略一思考,将手放在凸起上一阵摸索,随后从里面抽出了一把大砍刀。
在蒙古德比的赛程中,选手是禁止携带枪械和弓箭的,但为了方便选手们获取补给,一定程度上的刀具则是允许携带的,当然,这些刀具不能用来攻击其他选手。
恩琴仔细地翻看了后备箱,一共找到了10把形态各异的劈柴刀和砍刀。
如果是平常,疯男爵会对这些锋利的砍刀感到兴奋,但如今这些砍刀除了砍柴和猎杀野生动物以外,并无其他的作用。
茶座拿起一把砍刀细细地端详着,在空中挥动了几下,这把对一般人类女性显得有些笨重的砍刀在马娘的手里就如同迅捷剑一般轻便。
疯男爵静静地看着远方,从这里到目光可及的草原边界,一路上都是灯火和帐篷,静静的天幕散发着深沉的黑暗,即使是篝火的光辉也无法照亮天空的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