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问禽狩所∣隶书《张迁碑》最让我头疼的偏旁,写好它的诀窍何在

2021-11-04 18:14 作者:晋公子8  | 我要投稿




一、问



二、禽



这个“禽”字跟我们所熟悉的字形有比较大的差别,为了说明它的来历,我们不得不稍费一点周折。在殷商甲骨文中,“禽”字的初形是这样的:


从上图中的符号来看,“禽”在造字之初是一个会意字。图案所示是一支带柄的网。用网子去捕获猎物,是为“禽”。由此可知,甲骨文中的“禽”其实是“擒”的本字。

引申出来,擒获的动物也被称为“禽”。故而许慎《说文》才说“禽,走兽总名”。


这个会意字形发展到西周金文阶段,加上了声符“今”,变成了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禽”字的小篆字形,就是在上述字形的基础上略加改造而成的:


在后续发生的篆形隶变的过程中,很可能是出于省简笔画、加快书写的考虑,“禽”字中间原本象征网眼的“×”往往被省略,写成这样:


当然,这个字形还有进一步隶变的可能,那就是将声符“今”中的“丅”同下面的“凵”进行重新组合,于是字形看起来,好像“人”字头下一个“禹”。


这也就是我们在《张迁碑》中看到的那个字形:


这个字形仍可继续隶变,变化出两个异体字。其一如下:


对比《张迁碑》,这个“禽”字是将“禹”中的一个“口”拆成了左右两个“口”来写。如果我们把两“口”中的一竖也省略掉,则“禽”字的另外一个隶形也就产生了:


具体说到《张迁碑》中的那个“禽”字,“人”字头的两笔都要适当地写得开张一些。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两笔按照隶书的写法分别向左右出波,但受限于我们的生理结构,左侧的波磔不能像右侧那样舒展,所以这个“人”字头其实决定了整个“禽”字最终要被写成一个左收而右放的不对称结构


三、狩



“狩”字的书写难点在于义符“犭”。如图所示,这个偏旁中有①、②、③三个笔画向左出波,如果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处理不当,写这个字就有失败的风险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张图上的两个“犭”。


左边一个,因为笔画②与③同时性向左出波,相互竞争,致使主次关系不明,结构层次略显混乱。


而右边一个“犭”,收住笔画②,放开笔画③,情况立时就有改观。照此写成“狩”字,是这样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作逆向思维,选定笔画②为主笔,让它出波,而收住笔画③,则字形将变成这样:


四、所



— THE END —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网络



问禽狩所∣隶书《张迁碑》最让我头疼的偏旁,写好它的诀窍何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