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4.11 不可知论

2022-05-24 13:1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哲学小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11、不可知论

  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它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或者至少是不可以彻底认识的。因为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在感觉以外什么也不能知道。

  不可知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18世纪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和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休谟认为,感觉是人的认识的唯一对象,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在感觉之外是否还有客观事物存在,这是不可知的。康德虽然承认外部世界的存在,承认人的感觉是外部世界引起的,但是他把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形式    时间和空间,以及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互相制约的规律,如因果性和必然性等,说成不是属于客观事物,而是人的主观意识加给客观事物的,他认为人所认识的仅仅是外部世界的现象,而外部世界本身[i]是人们认识能力达不到的,是不可知的。

  不可知论的错误在于它把感觉看成是隔绝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世界的一道鸿沟,因而也就无法知道客观世界是否存在;或者像康德那样,认为人只能看到外部世界的现象,不能透过现象看到它的本质。其实,人的感觉根本不是什么隔绝人的意识和客观世界的鸿沟,相反,它是沟通二者的桥梁。客观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但人的意识是能够认识客观世界的。通过实践,人首先借助于感觉来认识事物的各种现象,然后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通过现象掌握事物的本质。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什么不可知的事物。尚未被认识的事物随着实践的发展,就可以转化为被认识的事物,比如,过去人们完全不知道原子和电子的情况,但是随着生产和科学的发展,现在人们已经逐渐认识了原子和电子的秘密,并在实践中加以广泛利用。恩格斯说:对不可知论及其哲学怪论的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

  不可知论为宗教信仰开拓了地盘。它在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流派中流传很广,例如马赫主义和实用主义就是这样。马赫主义认为,我们只能知道感觉,不能知道感觉以外的任何东西存在。实用主义根本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主张对我有用的就是真理。所有这些学说都是不可知论的翻版。有时,不可知论一词也用以专指宗教教义而提出的一种学说,认为精神实体是否存在无法证明,上帝、灵魂是否存在是不可知的。


[i] 自在之物。

《哲学小辞典》4.11 不可知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