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正:语文阅读理解,我们为什么会丢分?做到这2点,避免丢分!

2022-06-21 11:23 作者:马正讲阅读理解  | 我要投稿

语文阅读丢分,是家长和孩子都比较头疼的问题,怎么会丢分呢?怎么老师都是给半对呢?得满分难道就这么难吗?

让他们分析丢分的原因时

有的孩子觉得自己“不小心答错了”,“答偏了”,是自己“失误”造成的。

有的孩子说是看完题目后不知道从哪个方面入手来回答。

其实啊,语文阅读答题过程中根本不存在“失误”,“失误”只能说明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还不够扎实、清晰。

如果孩子总是认为阅读丢分是“偶然现象”,却不认为是自己在知识点、答题思路方面存在问题的话,那么考试“没有答到点上”的情况还是会出现的。

语文阅读为什么会丢分呢?无非是两个原因:

一、知识点的掌握有盲区。

二、解题思路和答题结构有问题。


先说第一个,为什么说知识点的掌握有盲区呢?

你要知道啊,在语文阅读中,很多答案不是“猜出来” 的,是建立在命题规律上的,也就是我们必须要知道出题人是怎么考你的,考试的范围是什么,知识点是什么?也就是2个角度、三大部分和八大题型,我们根据他的出题范围,构建起语文阅读的核心知识体系,这个体系由5大核心概念和是34组专业术语构成。

比如这道题,第6自然段运用来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孩子整句话都读得懂,就不清楚“表现手法”是什么意思?更不清楚有什么用?那怎么答?只能蒙了。

又比如这道题,请从人物描写都角度,分析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题目读完好像也不难啊,可是这个“表达效果”是什么东东?这又该怎么回答呢?

这样一个个模糊的概念就成了孩子语文阅读上的拦路虎,想得高分都难啊!

所以,要扫除知识点的盲区,就要掌握构建基础知识体系,吃透基本概念的能力。

 第二个,为什么解题思路和答题结构有问题?

我举个例子

1.本文第10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1分)

2.本文第10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2分)

3.本文第10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这三个题目有什么不一样吗?聪明的你肯定看出来啦!分值不一样嘛!其他都一样!

那既然问题一样,那么答案是不是也就一样呢?

有的孩子,直接忽略分值,回答“在文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果然他这样回答的话

第1题,他得满分。

第2题,扣1分。

第3题,扣2分。

为什么呢?因为在中高考语文阅读中,分值的不同,代表着不同的答题结构和答题要点的变化。

很多时候的“失误丢分”,其实表明了孩子们在答题结构方面存在问题。

什么是答题结构?我说过,但分值为2分以上的题,尤其是作用题,一定从三大角度入手,构成一个完整的答题结构,这样答题点才不会有任何的遗漏,我们造出的答案只会多不会少。

还是这道题,本文第10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其实三个步骤,答案就出来了。

第一步:从手法角度分析写作手法

第二步:从内容角度分析表深内容

第三步:从中心角度分析中心关系

答:作者通过屋子内外的对比,由上文冬天屋外的寒冷,引出下文屋内的温暖,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3分满分到手。✅

命题人就是根据2大角度,3大部分,出的八大题型考你的,而这八大题型又代表着不同的答题思路和答题结构,它们会随着题型和分值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孩子们容易“意外”丢分的原因。

很多孩子备考都是从细枝末节着手,被各种表面化的题型迷惑,越学越多,越学越乱。

其实,很简单,先掌握“知识点”,也就是5大概念,34组专业术语,有利于孩子在阅读考试中得分,再掌握“解题思路和答题结构”,可以防止孩子在阅读考试中丢分,一举两得!



马正:语文阅读理解,我们为什么会丢分?做到这2点,避免丢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