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初试第一、总分第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浙江工商大学日语笔译上岸经验

2023-06-28 11:08 作者:瑞译学苑-MTI及CATTI日语  | 我要投稿

—— 夏バテ

今年复试期间,我的主要精力放在了D套餐(给部分老学员进行免费的模拟面试)上,所以C套餐(收费的全套模拟面试)参与的很少。

但正好夏バテ(本文作者)在进行C套餐的时候,我在旁听,当时情况不够理想。三位老师打的分数不高。

她复试最终是90.6分,和模拟的分数相差较多。

正好借机说说模拟分数的问题。有些同学模拟的分数和实际的得分差不多,有些则相差较多。

除了本人发挥也会有一定浮动外,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一般而言,正式面试比起模拟来说应该会有一定进步,不然花钱模拟就没意义了。

2.模拟面试的打分比较严格,而且难度不低。实际面试则未必。

3.模拟的学生考什么学校的人都有。有一些学生水平极高,会有一些对比下来的分数。

还有就是样本数量问题。个别学校,进复试的人基本我都进行过模拟,判断会比较准确,甚至连大概的名次都可以预测准确。

所以,在备考阶段,无论是卷面的模拟,还是面试的模拟,无论情况有多么不够理想,它都未必印证你最终的成绩。

考生要做的工作就是,努力发现问题,尽可能去改善问题。

说起来,现在我也在浙江。因为地区发展水平较高,我发现很多浙江人和北京人一样,不是很爱离开自己的家乡。

这件事没有好与坏(而且很多时候只有利弊的权衡)。我有些同学,在一线城市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后面还是选择回到了家乡。

不过趁年轻,多在别的城市、国家体验一下其实也是好事。我说的体验不是旅游那种,是要实际生活一段那种。所以大家如果有机会去交换,去访学,去工作,可以大胆去体验。

最后,祝愿夏バテ在读研期间能一切顺利,能有新的成绩。同时祝愿浙江能发展得更好。现在浙江是国家的“共同富裕示范区”,希望浙江良性、均衡的发展,能为其他地区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

唯斯

一、本人情况

大家好,我是夏バテ。浙江省内某双非一本的大四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过三次三等奖学金,成绩属于中上游,在选择考MTI之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翻译经验。

有关择校,我是在大三决定要考研时,就把目标院校定为了浙工商,且一直没有改变过,理由有如下几点:

首先,我是浙江人,且非常喜欢杭州这个城市。

其次,浙工商的日语系在省内评价很高,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都很不错,在双非院校里算是香饽饽。因为我个人是非常希望一战上岸的,所以没有考虑过其他的985或211的高校。

最后,浙工商招生人数很多,且往年的招生数据和真题等信息都是公开的,这一点对考生来说非常友好。

此外,如果大家想要求稳,那么像我一样选择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到”的院校固然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心中一直仰望着一个闪闪发光的地方,那么奋力一搏未尝不可。

最终,我在初试中取得成绩是396,排名第一。复试成绩是90.6,总排名第二。

二、关于初试

一、政治:78

政治作为我们四门考试中唯一一门的公共课,可以说是学习思路最为明晰的一门考试了。因为针对政治这门考试,网上已经有很多经过学长学姐试验过的有效学习方法,还有各位名师出品的课程和教材来辅助我们学习。

但今年政治真题的出题风格大变还是令很多考生在考场上感到措手不及,不知道往后各位老师们会不会调整有关政治这门科目的教学思路,但我姑且还是在此分享一些自己的学习心得。首先,7月-9月,我是看徐涛老师的强化班,配套他的核心考案。然后每看完一课就写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到时候像鸟山学长或者学长小谭等公众号都会出1000题配套徐涛老师课的使用方法,到时候大家关注一下就好了。

PS:去年7月18日开始,徐涛老师的公众号会每天更新政治的选择题练习,腿姐的开始得可能会比较早,5月16日就开始了,大家也可以利用好这个资源。每天吃早饭的时候拿出来做一下。之后就是二刷1000题,二刷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错误率比一刷要高很多,这很正常。

这个阶段正确率不是重点,只要把每道题考察的知识点弄懂即可。二刷的战线建议不要拉太长(要在模拟题出来前结束掉),可以用小程序来刷。我个人是没有进行三刷的,而是否有这个必要视个人情况而定。10月31日起腿姐的带背就开始了,我刚开始尝试过抽出整段的时间跟着带背音频来背诵腿姐背诵手册上的内容,但后来发现这个学习方法对我来说非常消耗时间,以至于影响了整体的学习进度,于是我适时调整了学习方法。

首先,我在第一遍听音频时,会边听边在背诵手册上做笔记、划重点。然后在走路的时间段继续听音频,边听边会尝试速记。这样一段音频我一天至少可以听三遍,而且记忆会比较深刻。腿姐的技巧班和冲刺班我都有看,这些网课对我来说是有用的,因为我清楚自己是适合用耳朵来学习的人。

我在看课的时候遇到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就会立马按下暂停键,去翻看背诵手册对应的部分。所以即使我只是完整地看过一次背诵手册,但其实在我看课、做题和背书的过程中也早已翻看过很多次了。针对选择题的刷题,我当时是用小程序把腿4、徐6、米4、米6都做了一遍,错误的题目会二刷。

肖四、肖八纸质版做了一遍,用小程序又二刷了一遍。然后后期还做了肖老师的《形势与政策》配套的那本小册子上的题目,但个人建议这个书没有必要买,针对时事这一题型,小程序上到时候会出一个专门刷时事题目的板块,大家多刷刷各位老师出的模拟题就好了。最后就是大题部分了,我选择背的是肖四、肖八。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叫研木易木子的公众号,我当时考前四天就是背了这个公众号出的肖四精缩版讲义,然后结合自己高中写历史简答题的答题思路,最终在考试中拿到了35-37分(因为选择题得分并不确定)的大题分数。

当然,对于答题思路不是很明确的同学,也可以去看腿姐的分析题模板或者买研木易木子自己出的配套视频来看。在和另一位政治考了82分的同学(河北地区)交流后,我们一致认为高中学习过历史或者政治的同学在学考研政治时,会发现在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上有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我也自认为自己在学政治这门科目时比别人入门要快,因而我虽然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在背诵上面,但依旧拿到了不错的成绩。

不过我觉得这更得益于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且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希望大家不要太受经验贴或者先輩的影响,认为不按照他们那样学就不能拿到好成绩。“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在学习上同样适用,不过最终效果取决于你是否能认清自己,然后找到对的道路并且坚持走下去。

还有我去年在考研群里有看到有人说政治大题不背也能拿六十多分,或者政治拉不了分之类的言论。但就结合我自己和他人的经历来看,今年政治要想在旱区拿60+并不容易,而且我就是靠政治与别人拉开了差距。在此并不是想鼓吹大家在政治上要花很多时间,而是大家一定不要轻视任何一门考试,合理分配时间,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尽力弥补自己短处才是正确的学习思路。

推荐资料:《徐涛核心考案》《肖秀荣1000题》《肖四》《肖八》《腿姐背诵手册》 腿4、徐6、米4、米6等模拟卷推荐公众号:鸟山学长、学长小谭、考研政治徐涛、腿姐考研政治课堂、研木易木子

二、翻译硕士日语(213) :82分

213这门科目的考题由助词填空(0.5*10)、句子改错(1*5)、语法选择(1*20)、两篇阅读(20分,一题4分或5分)和800字(30分)作文构成。

整体难度属于N1水平。助词填空这一板块大家不需要特别花时间去准备,只要做完历年的真题,并把每个填空的答案搞懂即可。

今年给的文章是讲日本核污水排放的,以往考过文学或者散文类的题材。但其实说实话文章题材对于做题并不影响,主要还是要分析句子成分。大家在做题时可以把所有的助词都列出来,然后遇到不能马上确定的空,可以将每个助词都带进去试一下。

句子改错的考察重点其实就是助词搭配和惯用语、熟语,这一部分大家平时多背背惯用语,做做真题就够了。我当时还买了改错的网课,做了一些其他学校的改错题,但个人觉得出题风格和浙工商的并不相似,因此觉得没有必要特地搜罗其他院校的真题,当然如果手头刚好有,也可拿出来练习一下。

语法选择题就是N1难度,我当时把N1蓝宝书看了三遍,N2蓝宝书看了两遍,N1的2011-2022年的真题做了2遍,蓝宝书后面的习题重新做了一遍,院校真题做了两遍,瑞译强化班的日基练习做了两遍。二刷这些语法题时我都做了错题集,主要是为了加深对自己犯错语法点的印象。

但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我认为应该把语法复习的重点放在刷题上,在此非常建议大家在临考前做一遍真题,因为今年考试就出现了过往的原题。此外,建议大家把九几年的N1真题拿出来做一下,因为我当时临考前刷的时候发现九几年N1真题的出题风格和浙工商的非常相似,甚至可以说出现过一样的题目。

浙工商的阅读题我个人觉得并不简单,主要是它的分值很大,而且有些选项出得很模棱两可。我第一遍做真题,没有哪一套是全对的。对于阅读的练习,我是做了N1 2011-2022年真题的大阅读。但要说这个练习对于我的阅读水平是否有提高呢,我觉得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真题的出题思路和N1的并不完全相似,有些经验贴中提到专八和真题的出题风格比较像。因此,建议大家可以先做一套22年的真题感受一下出题风格,然后分别做一套N1的和专八的阅读题,再选择要拿什么资料来练习。

我觉得800字的日语作文可能是这门考试最令我感到头疼的部分。我刚开始是看了一遍作文课,但事实上不做复盘的看课等于白看。后面就开始在电脑上练习写作,刚开始写一篇作文,毫不夸张地说我要花几个小时在键盘上敲敲打打,但最终写出来的作文交到外教那修改得到的反馈却是文题不符和。平时虽然也会摘抄好词好句,偶尔拿出来背一背,但说实话这阶段的学习并没有使我的写作水平得到很好的提升,反而严重打击了我学习写作的热情和自信心。

但好在11月末的时候我开始和研友每周线上打卡写作文大纲,我们一星期大概练习三次,每次要求按照给出的题目在10分钟内动笔写出作文大纲,在这个阶段我坚持用日语写大纲(当然大家考试的时候可以用中文写),并且要求自己要用上积累过的素材。

而在这个阶段的练习当中,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不说写出来的文章有多么的出彩,但是我变得不再惧怕写作,而且有信心自己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800字的作文。其实有关作文的评分标准,老师和前辈们也都有强调过,那就是作文是扣分制,你只要保证你的作文不偏题,字数足够,无严重的语病和错别字等基础问题,那么即使你的作文遣词造句一般,也能拿到一个不错的成绩。

推荐资料:N1、N2蓝宝书、N1真题、专八真题、浙工商真题推荐APP:日语语法酷

三、日语翻译基础(359):120

词汇互译部分,今年浙工商的出题风格也有所改变。按照往年的经验贴来看,浙工商是不会出热词的,但今年除了保留项目——惯用语、熟语、外来语之外,还出了类似“乌克兰”“禽流感”“中小微型企业”等等一些热词,所以建议24考研准备报考浙工商的同学要记得准备热词。建议大家用瑞译的“词会互译”的记乎词包来背就够了,当然也要整理往年真题里考过的词汇,因为今年同样出了原题。

惯用语和熟语我用的是《日语专业八级考试——文字词汇篇》这本书,不过此书中存在一些错误,且已不再加印,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单词书也可以选择背其他的。至于有些先輩推荐过的N1红宝书,我自己有尝试背过几页,不过这种大部头的单词书不适合我这种没耐心的人,所以我果断放弃了。

我后期还用了外来语和惯用语打卡的一个付费小程序,它里面会总结一些名校考过的真题,大家有兴趣也可以找来用一下。不过说实话把瑞译的课程里提供的词汇互译和记乎词包拿来背诵,在数量上已经够多了,而且涵盖的词汇类型也很广。

我个人认为背单词与其贪多不如记熟。有关翻译的学习,我是从7月份开始跟瑞译的强化班,一直到后面的冲刺班。个人认为真正开始入门应该是在八月中旬的时候,在那时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一直坚持了下去。在此建议大家一定不要在做笔记上花太多的时间,这是我本人经此次考研得出的“血的教训”。

在强化班阶段,我都是在电脑上写翻译练习,然后对照译文用EXCEL总结一些好词好句,再把文件导入到ANKI这个软件里面进行反复记忆,为此我也充了会员。在强化班结束到冲刺班开始的空白期,我把强化班的文章拿出来视译了一遍,但说是视译其实近似于背诵了。冲刺班阶段开始尝试限时手写翻译练习,然后编辑到word里面再修改一遍。

个人觉得用手写其实更能节省翻译练习的时间,因为很多词你不知道读音但是会写它的繁体汉字或者对应的日语单词。整体的学习方法还是和前期一致,但在此阶段你确实感受到自己翻译水平的进步,这也许就是学习的幸福所在吧。在最后半个月我开始练习院校的真题,但说实话太早年的真题拿来练习的价值不大。

有必要提的一点是21年、20年和19年浙工商都考了文学的中翻日,但是22年和23年真题的最后一道中翻日都是政治类的题材,可以说就是类似从肖四答案里拿出来一段话来让你翻译。其实难度相较文学翻译简单了许多,至于往后是否还会有出题风格的变化,这一点不得而知,但还是建议大家平时各个题材的文章都要练习。其实,我翻译练习的量比起其他同学来说是非常少的。

因为我当时一周要上三次课,外加后期论文开题等等一些琐事,所以我除了写瑞译的练习之外,没有做过其他的类似天声人语或者人民网上的翻译练习。但我觉得自己做的好的一点在于我会认真复盘每一篇做过的练习,而且会反复记忆当中有用的搭配和词汇。不过如果同学们考的院校题量较大,且难度较高,还是建议大家要适当加大自己的练习量,因为只有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在考试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还有就是大家在前期练习翻译时是可以查单词或者搭配的,也鼓励大家多查资料。

我平时比较常用的查词汇搭配的网站https://tsukubawebcorpus.jp/ (感谢鹿信老师的推荐),还有就是BING的国际版也可以用来查单词,大家输入XXとは,就能搜到日语词典对这个单词的解释。还有人民网日文版和人民中国这两个公众号,也可以用来检索单词或者搭配。

使用书籍:《日语专业八级考试——文字词汇篇》推荐公众号:MTI及CATTI日语考试、日语职翻联盟、人民网日文版、人民中国

四、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448):116

浙工商的百科是25道选择题+一篇应用文+一篇大作文。今年出题风格也有所改变,选择题部分一开篇就考了

“我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 )。A.镰刀和斧头B.谷穗和车轮C.麦穗和长城D.谷穗和齿轮”和有关政府机构设置的考题,令人傻眼。

不过类似往年常考的世界地理、文学、艺术、历史等题型也都有考到。我备考448的方法就是刷题,因为只考选择题,所以我没有去背词条。

7月-8月的时候我曾经硬着头皮看完了一遍黄皮书(翻译硕士百科知识词条 第4版),并且整理了部分笔记,但说实话此学习方法对我来说收效甚微。所以之后我就在一个叫“翻硕百科蜜题”的app里刷各个学校的真题。

PS:此APP也要开会员。我一般就是第一天做过的题目,第二天还会拿出来再做一遍,以此巩固记忆。浙工商这几年的真题大家也要拿出来做一下,因为这次也考到了一两道的原题。应用文我就是跟着瑞译冲刺班里的嘉嘉老师学习的,浙工商今年考了邀请函。

个人觉得这部分的考察并不难,大家把各类应用文的模板考前背一下,并且动笔练习几篇就好了。大作文今年考了“网暴”,这个考题大部分考生在考前都压到了,毕竟浙工商的大作文向来喜欢考时事。在此强烈建议大家考前一定要自己动笔练习写作,题目最好选择当下的热点话题,可以在“人民日报评论”“即时评述素材积累”“人物”“共青团中央”等公众号里找找素材。

推荐APP:翻硕百科蜜题推荐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即时评述素材积累、人物、共青团中央

三、关于复试

今年浙工商采取的是线下复试,复试前会要求你提交相关材料,复试的整体流程和去年线上复试相似,无笔试环节。3月28号报道,要提交纸质版的承诺书和政审表。3月29号复试,要带身份证和初试准考证,复试分上下午两场,复试顺序是电脑随机生成的。

复试总时长20分钟,首先是2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会给你五分钟的时间看要视译的内容,此过程会给你纸和笔,可以打草稿,但不能在试题上做标记,之后就开始中译日和日译中的视译。最后剩下的时间是自由问答。复试的时候有四位考官,你的右侧会有一位老师和两位记录员。复试整体的难度不大,毕竟我一个在瑞译模拟面试中只拿了59分的人在5天后的正式复试里拿了90.6分。

有关复试的准备,我在寒假里报了瑞译的视听译课,后面买了C套餐,还和考同校的同学一起线上练习了视译和自由问答。我的自我介绍是找学校里的外教修改的,总共是改了五稿,大家在复试前一定要把自我介绍背的滚瓜烂熟,但说实话你在背自我介绍的时候,老师是不会抬头看你的,所以这一点大家要有心理准备,他们可能会更关注你的语音语调。自由问答的提问大家可以在小红书里找,有很多免费的资源。

我当时准备了六千多字的稿子,纸质资料是可以带进候考室的,但是平板和手机不行,所以建议大家提前打印出来比较好。个人觉得浙工商24年的复试中会不会增加笔试环节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大家在准备复试时还是不要忽视笔译的练习。

至于考纲里给的参考书目——高宁老师的《日汉翻译教程》,我个人认为参考价值不是很大,但是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去看高宁老师的《日汉翻译教程》和《汉日翻译教程》这两本书。在准备复试的这个阶段里,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与瑞译里一些大佬的差距,也曾因此陷入焦虑,自我怀疑过一段时间。不过以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可拿他人做榜样,不可因他人自苦”,邀诸君共勉。

推荐书籍:《新编日语口译 基础篇》推荐公众号:NHK日语听力微博:瑞译学苑—MTI及CATTI日语考试(会更新中日対译的素材,非常实用)

四、碎碎念

我写在这篇经验贴里的学习方法都是经我凝练过的,换言之很多我走过的“弯路”,经历过的纠结、自我否定和挫败也都没有写进来。好吧,可能也写了,但是文字所述不及我亲身经历的百分之十。焦虑、失眠是我备考期间的“常客”(时不时来光顾一下),伴随而来的头疼、身体上的各种疼痛也是时常经历的“试炼”。

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每个人在考研期间都会经历低谷,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你的焦虑情绪源自于你心中有设定好的目标,但前行的道路却并不如你设想中那般顺利。你会担心顾虑自己走的路是否正确,不断质疑自己的实力,受到周遭人或事的影响而烦心。

但我们也都知道在考研期间避免情绪大幅度的波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换言之即稳定的学习状态。网上有很多教我们如何应对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方法,但就我亲身经历而言,我们很多时候受困于当下的环境,无力做出改变又或者我们做出的改变收效甚微。

因此,我想与其如何拼命努力变得乐观积极,不如先学会尝试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认可它也是你情绪的一部分。然后不要过分纠结于如何摆脱它,更不要沉溺于这种情绪,因为情绪只是情绪,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改变现状。如果这段话对你有所启发,那它便有价值;但如果它反而令你更加困惑,那么就请暂且忽视它。

找到你自己调节心态的方法,比听任何人的鼓励或者说教都要有用。

最后,以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来收尾——「準備と努力は裏切らない」。

希望大家都能撑过迎接黎明前的漫长黑暗,上岸成功!

END

初试第一、总分第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浙江工商大学日语笔译上岸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