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变中谋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内国际市场环境都在风云变幻,但在这场变局中制造业的重要性地位没有改变,制造业仍然是浙江实体经济的主体,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机构成,也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基础。如果忽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就会在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的新战场中落败,陷入经济发展停滞的“中等收入陷阱”。要想在这场变局中谋发展某新机,就只有求新求变,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方针,向创新要动力,向科技要助力,以政策为导向,方能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聚力创新,腾笼换鸟,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也是制造业发展的灵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只有聚力创新,才能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宁波的龙头纺织企业正是通过一次次的产品迭代,实现了从陪跑到领跑的华丽转变。当前的市场需求,已经不是过去对模仿型,排浪式低端产品的需求,而是对个性化,多样化产品的需求,我们只有创新方能适应市场消费升级的新趋势,增强产品供给的有效性,提高产品的品质,实现产品质量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带来的动力。
拥抱科技,实现智能制造,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提高产业智能化水平,解决当前制造业面临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一方面,要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宝藏,数据能带给制造业发展新机遇,通过对数据分析能给企业带来自我革新的趋向。另一方面,要提升机械化水平,通过科技提升生产效率,实现减人降本。双轮驱动方能实现智能制造的蝶变,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疫情之中,正是有浙江智能制造的助力,仅仅15天的时间就将产能提升了二十倍,扭转了医疗物资短缺的困局。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助力。
政策指引,优化营商环境,引航制造业转型升级。政策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良好的政策能为企业发展添动力,指方向。浙江之所以能率先走出制造业转型的关键期和阵痛期,实现传统制造业的华丽转身,与浙江政府的良好政策指引有着强相关性。政府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有效盘活了制造业发展的空间,通过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为制造业指明了发展方向,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激发了产业发展的内在活力,最终搭建了一个优质的企业营商环境。良好的土壤才能开放出芬芳的花朵,而这片土壤,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导向。
“芳林前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客观实际不是一成不变的,制造业要想在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中战胜挑战,克服困难,唯有不畏惧,不退缩,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向创新要动力,向科技要助力,在政策指引下,抢抓机遇,化危为机,于变中谋发展,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