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前期最大的悲剧:远安伯陈友龙之死
陈友龙,南直隶人,崇祯年间为武冈总兵刘承胤标将,作战极其勇猛。到南明时期刘承胤割据武冈并且收留了四处逃亡的永历皇帝。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八月,清定南王孔有德兵入湖南,陈友龙指挥官兵奋勇迎战“屡挫敌锋”刘承胤却畏惧孔有德的兵锋,准备献出皇帝投降,幸亏皇帝在刘承胤之母帮助之下提前逃出武冈。陈友龙本不愿意降清,但是在兵力上难以和刘承胤和孔有德对抗,又遭到刘承胤的挟制,不得已一起剃发降清。在八个月的清军生涯之中,陈友龙先后镇压了明崇阳郡王以及兴化土司和奉国将军朱晖奎的反清起义,同时还和定南王孔有德的部将线国安一起攻打黎平,杀死明总兵萧旷。

到1648年的四月,孔有德等战力强悍的清军北上。陈友龙就在靖州再次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在周边少数民族武装的支持之下围攻靖州,将靖州攻破,又攻破了老东家刘承胤从前的老窝武冈,以及他现在名义上的领导督师何腾蛟的老家贵州黎平等地,这也给他的老领导刘承胤惹上了麻烦,清方怀疑陈友龙反正是刘承胤派人暗中指使的,所以将刘承胤以及投降巡抚傅上端和该部降兵和降卒家眷加在一起总共数万人全部屠杀殆尽,永绝后患。但是到了1649年,何腾蛟却指使自己的手下郝永忠偷袭陈友龙,将其打败,陈友龙带着残兵败将逃入广西,郝永忠紧追不舍,最终将其杀死,这位南明政权将领之中少有的忠勇之人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其实有关郝永忠袭杀陈友龙之事,咱们之前也写过,主要是因为刘承胤降清之后命令陈友龙招降何腾蛟以及章旷二人,二人拒不投降,所以孔有德和刘承胤特别下令陈友龙在贵州黎平战役中将何腾蛟的母亲和妻妾“尽劫而去”,何腾蛟的妻子自杀而死,其他女眷的结局不清楚,反正何督师因此就和陈友龙结了仇。因此在1649年,何腾蛟指使郝永忠偷袭陈友龙,直至最终在广西境内将陈友龙杀死。

陈友龙之死可以说是何腾蛟最为不堪的黑历史,接连收复武冈、宝庆府、黎平等地的悍将竟屈死于自己人之手,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陈友龙当初镇压反清起义以及夺走何腾蛟的家眷,自不必多说肯定是在刘承胤以及孔有德的逼迫之下进行的,结果就这样被督师大人给盯上了,然后就白白送了性命,真可以说是南明永历前期最大的悲剧。

但其实有一个问题,陈友龙之死的主要原因是何腾蛟家眷被俘,但何腾蛟家眷被俘虏真的就是全部原因吗?郝永忠在这一悲剧中扮演的毫无疑问是杀人的刀,但这把刀就真的没有自己的意识吗?

《永历实录》记载了郝永忠袭杀陈友龙的全过程,总共分为两部分“(郝永忠)即卷甲趋古泥,即贻书友龙,言假道自黎平西出黔境,往复辰州。友龙不为备,永忠倍道驰袭友龙于武冈。乃称奉督师令讨友龙。友龙兵不得集,遂溃败。永忠尽并其军。友龙挟一矛冲重围走,三日夜不得食,乃达柳州。驰疏讼冤,朝廷果以腾蛟故,置不问”这是第一部分,说的是郝永忠接受何腾蛟的命令之后,假称袭击辰州清军,实际突然转向武冈,一战就几乎全歼了陈友龙部。

这是第二部分“友龙自念受上眷注最笃,思恢复自效,不欲与永忠处相仇杀,致沮大计,遂欢然许和。永忠乃率轻骑诣友龙营,奉金币,交拜酬酒,约为兄弟,尽欢数日而别。友龙报谒,永忠盛张设筵,入居,次日张乐饮,永忠忽自坐ㄏ之,起,磔杀之。急攻其军,众仓遽奔窜,追及,纵兵击杀,众皆歼。永忠遂引军走施州入峡。友龙死,湖南北尽裂,遗民至今追思之,谈者无不欷”这部分说的是陈友龙在武冈被郝永忠击溃之后“赴阙自讼”,皇帝安抚之,仍给予官印和爵位,然后陈友龙带领少数部下返回湖南,到达新宁,之前被打散的部下以及“土、汉义兵”闻听陈友龙返回湖广于是纷纷来归附,陈友龙重新集结了一万多人准备北上抗清。

郝永忠听说陈友龙返回湖广之后十分害怕,就是欺骗陈友龙想要和他和解,陈友龙于是欣然赴鸿门宴,结果在酒席上被郝永忠杀死,郝永忠则向陈友龙部发起第二次进攻“纵兵击杀”陈友龙部又一次全军覆没于友军之手。

这个过程看完之后,我们就能知道实际上:陈友龙之死的主要责任人当然是何腾蛟,实际执行人郝永忠当然也不是一把无意识的刀。上面所引用的史料的第一部分发生于何腾蛟死前,陈友龙重新返回湖广室,何腾蛟已经在湘潭被俘杀,如果说郝永忠攻杀陈友龙的原因,只是因为出于对于何腾蛟的忠心。那大可在此时和陈友龙真的握手言和,即使是做贼心虚害怕陈友龙报复,那也只杀陈友龙一人即可,为何非要对陈部官兵斩尽杀绝?

《陈友龙传》的前文其实给出了我们答案,当初何腾蛟劝郝永忠袭击陈友龙用的主要理由其实不是给自己报仇,而是当时一个武将最渴望的东西:粮食和财富。

“诸将出楚,皆立大功,将军独深壁柳州,将为诣将笑。今予自率滇、曹兵下永、衡,王、马诸部出辰、常,为将军计,唯有靖、武一路可出耳。陈友龙收二十余城,富甲诸将,金粟可坐食十年。战友龙之与战虏,难易亦易知,且彼自以得上封拜,怙天子为安,不虞人之见袭,可一鼓破也。吾妻妾皆死于友龙之手,将军于我,师生谊最厚,独不能为我一报乎?尽友谊,取大功,收厚利,据乐土,在此行也。幸勿以友龙新受褒赏为疑。将军诚据宝庆,待我而下长沙,虽杀友龙,朝廷其不能致诘于将军审矣!”此时的郝永忠部是“方困于食”在听到了“富甲诸将,金粟可坐食十年”的诱惑之后自然就是“大喜”,于是可怜的老陈就倒了霉,所以说陈友龙之死的第二责任人便是见钱眼开的郝永忠,为粮食财富袭击了友军,就成了何腾蛟的帮凶。

至于郝永忠在何腾蛟死后仍然不放过陈有龙,这恐怕就是因为做贼心虚,生怕陈友龙突然袭击他,所以先下手为强。至于为什么要将陈部全歼,郝永忠部明军脱胎于李自成旧部,军纪败坏,官兵凶暴异常,在桂林 时便大肆抢掠,在桂林城郊更是杀人放火,而攻灭陈友龙一事本就是杀人灭口的恶行,二次被郝部袭击的陈部官兵对郝永忠的痛恨是可想而知,所以郝永忠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发挥了之前的“优良传统”。

但是王夫之的《永历实录》其实不但对于一些人物的评价有失公平,就是对于一些史实他的描述也是有误的,这一问题不止存在于在原大顺军将领的传记之中。所以郝永忠是否对陈部官兵将佐痛下杀手也是未知数。但无论如何,陈友龙部反正军自此不存在了,这对于整个明朝湖南战局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喜欢这篇文章的转发和点个赞长按5秒给个三连,顺便关注天天,关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寿百,年入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