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养生误区,你中招了吗?

每年10月13日是世界保健日,旨在提高全世界人对某一保健领域的认识,借此发起一项长期宣传活动,促使该领域工作的开展。“世界保健日”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各会员国,都举行纪念活动,推广和普及有关健康知识,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重视生活保健。可是,事实上,人们对防病保健有很多曲解和误读,下面这些保健误区,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喝牛奶会使胆固醇增加?
生活中很多人认为喝牛奶会使体内胆固醇增加,所以会选择少喝甚至不喝牛奶。其实研究发现,牛奶中胆固醇的含量并不高,相反,牛奶中所含的有些成分还具有抑制胆固醇的作用,所以适量喝些牛奶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植物油吃多了
对身体有没有影响?
许多人不知道植物油的热量是非常高的,相同重量的植物油所提供的热量要高出猪肉一倍多,是鳗鱼的4倍多。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油脂类在最顶层,每天不应超过25克(半两)。


粗粮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对于经常吃细粮的我们,吃一些粗粮确实对健康有益,能够补充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不过,一味多吃粗粮,可能会妨碍消化、影响吸收。尤其是老年人,消化系统的能力下降,吃的太多了反而会“伤了身”。
有胃病不吃粗粮的道理其实很简单,粗粮虽然有营养,但是粗粮富含淀粉、粗纤维,难于消化,对于一些肠胃不好的人来说,多吃粗粮会增加肠胃负担,出现胃胀等不适症状。


血脂高能不能吃蛋黄?
胆固醇是维持正常代谢必须的物质。80%的胆固醇是内源性的,从食物中来的外源性的只占20%,食物中的脂肪决定了胆固醇的吸收量,在肉类中脂肪含量最高的是猪肉,而鱼、虾等白肉中脂肪含量低。
鸡蛋中含有大量卵磷脂,是维持记忆和思维的物质。不吃鸡蛋或吃蛋清不吃蛋黄,会失去很多必要的营养素。


献血浆会贫血吗?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献血浆不需要红细胞,血浆损失人体自己会补充,献血浆不会造成贫血。
人体具有很强的调节功能,当献出少量血浆后,经过机体的自我调节,缺少的血浆48小时内就会得到补充,不会引起贫血。正常规律地献血浆,有利于新陈代谢,减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