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田信长史传(8)本国寺合战

在日本战国时代,繁华的京都几度沦为大名们争斗的战场。自应仁之乱开始,无论是哪家大名的军队,一旦进入京都便会开始纵兵劫掠。倒不是大名们军纪不行,而是因为连年的战争让他们的财政匮乏,只能通过允许在战场上抢东西来抵消军饷。
所以,在织田信长进入京都以前,京都的公卿们都乱作了一团,大家纷纷寻找安全的地方存放财物。不少人还把皇宫当成了仓库,把传家宝送到宫中暂存。天皇见公卿们把值钱的东西全放在宫里也吓得不行,这下不全冲着朕来了,连忙给织田信长送去诏书,命令信长要维持好京都的秩序,多派点兵保卫皇宫。
如前文所述,织田信长自使用“麟”花押开始,就与一般的战国大名不一样了。织田军进入京都以后,既不杀人也不放火更不抢粮食。除了贵族以外,信长还下令禁止织田军士兵骚扰京都的商人、寺庙、神社与百姓。
织田信长残忍无情的对象仅限于敌人,对待自己领内的百姓,他做到了真正的如春天一般温暖。
永禄十一年(1568年)十月十八日,朝廷下发圣旨,任命足利义昭为“征夷大将军”,许可他开幕建府,恢复自“永禄之变”以来停摆的室町幕府的运行。
足利义昭十分感动,对信长的称呼也改成了肉麻的“御父织田弹正忠”,也就是“干爹织田信长”。足利义昭赐予织田家桐纹和二引两纹的使用权,还非常大方地对信长表示,中央已经决定了,要任命信长出任“副将军”或者“管领”。
无论是“副将军”还是“管领”,都意味着织田信长将成为名正言顺的室町幕府二把手。
但是织田信长拒绝了。
不仅如此,织田信长还表示,听说将军大人想在御所里举办“能乐”演出,但是由于“邻国还未平定,干戈尚未停止”的缘故,希望将军将原本预定的十三个节目缩减为五个,以节省开支。
足利义昭准了,同时再次发问说干爹你要不再考虑下副将军这件事?
织田信长依旧拒绝,我一个尾张国的乡下大名,怎么能来京都当副将军,干不了干不了。
几天之后,织田信长在京都留下一部分家臣,自己则率领着大军返回了岐阜城。
织田信长为什么要推辞出任副将军?有的人说信长是不屑室町幕府的职位,想要建立一个新的政权。那信长为什么还要趟这个浑水去复兴幕府?也有人说信长的做法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信长如果想“挟天子”的话,应该是让足利义昭住在岐阜城,或者说自己也搬到京都去,为何要在辛辛苦苦上洛以后,又和足利义昭分开。
其实织田信长上洛的目的很简单,在上洛以前,织田信长在书信里就开始使用刻有“天下布武”四个字的印章。前文有提到,日本战国时代的“天下”不是我们理解的“天下”,而是指京畿地区。所谓天下布武,实际上是指以武力平定京畿,恢复旧日的秩序。
那么,织田信长为何不想出任副将军呢?
理由很简单,出任副将军的话,就得呆在京都。
呆在京都不好吗?
正常情况下能和幕府将军一起呆在京都当然好,但是以当时的局势来看的话,确实不好。
比起京都,老家尾张国,以及新平定的美浓国、伊势国北部、近江国南部等地更加需要织田信长去治理。而且有的地方才刚征服不久就发生了叛乱,信长不走不行。
留在京都派兵去镇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有个先例摆在前头,那就是前前前前任幕府将军足利义稙的“管领代”大内义兴。大内家本来是西日本最有实力也最有机会称霸的家族,但是大内义兴拥戴足利义稙上洛以后,被将军以“管领代(代理管领)”的名义留在了京都十年。
正是这十年间,西国的尼子家、大友家相继崛起,而大内家一直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错过了争霸的最佳时机。最终,大内家的家臣毛利元就在龙争虎斗的间隙趁机崛起,反过来消灭了大内家。
对织田信长来说,大内义兴就是个反面典型,所以他不想留在京都,至少暂时不想。
叫干爹可以,副将军不行。
织田信长的离开对足利义昭来说并非是好事。在信长离开后不久,三好三人众就召集军队对京都发起反攻,包围了足利义昭居住的本国寺。三好军在畿内获得了反信长势力斋藤龙兴等人的支援,人数达到一万余,而本国寺内的将军奉公众、织田信长的家臣以及自若狭国来的武田家援军,人数也不过两千余,连足利义昭都亲自穿着铠甲上阵杀敌。好在细川藤孝、三好义继、松永久秀等人及时来援,最终击退了三好军。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国寺合战中,将军奉公众中的“足轻众”里有一个叫“明智十兵卫”的家伙十分活跃,受到了足利义昭、织田信长的注意。虽然后世对明智光秀的出身众说纷纭,认为他可能是美浓国守护土岐氏的庶流出身,但是他的前半生和羽柴秀吉一样,都是在功成名就以后,由后人编造出来的。实际上明智光秀的出身十分低下,他本人的“明智”姓氏都未必是家传的。
明智光秀受封丹波国以后,被人说是:“惟任日向守受封丹波国一国,真是前所未闻的幸运大将。”土岐氏曾经也是美浓国、尾张国、伊势国三国守护,明智光秀如果真是土岐氏出身,他受封丹波国一国怎么会是“前所未闻”的呢?应该是复兴家业才是。
明智氏在室町时代分为两支,分别是在京都担任奉公众的明智氏和在美浓国的领主明智氏,明智光秀则有可能是奉公众明智氏出身。不过,早年明智氏归属奉公众中的“外样众”中,地位相对较高,而到了明智光秀的时代,明智氏却成为了奉公众中的“足轻众”,家族地位降低了许多。个中原因难以知晓,但是可能性通常只有两个,要么光秀与原本的“外样众”明智氏根本没有关系,要么就是明智氏绝嗣,出身低下的光秀以养子的身份继承了“外样众”明智氏,导致明智氏的地位降低。
话说回来,身在美浓国的织田信长得知三好军袭击京都时,竟火急火燎地又一次单骑出城,跟随在信长身后的只有十余个家臣。由于是冬季,家臣们没有准备就与信长出发前往京都,路上甚至有人冻死。幸而抵达京都后,织田信长发现三好军已被击退,便对在本国寺合战中立功的武士们大肆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