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才能学好“高中数学”?【经验方法+弯路梳理】

2023-08-27 10:13 作者:萨霞  | 我要投稿

神奇小猪 | 高中数学经验方法

1️⃣数学学习没有捷径

错误思想:

  • 学习是有捷径的
  • 学习数学是有大招的
  • 高考数学是可以被秒杀的


该扎实的基础知识要扎实

该研究的重要题型要研究

该动笔写的计算过程一定要写

该练的模拟试卷高考真题,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

该费时间搭建的知识题型体系,要耐着性子不断优化


注意:

这一节课里开的方法什么时候用?

老师讲的多个题目有设有内在联系?

这道简单题怎么能出的再难一点?

一道难题如何一步步变简单?

考试遇见我能拿满分吗?

我容易犯哪些错误?

想养成不断思考这些问题的习惯,需要大家在听课的过程当中有意识的刻意联系


2️⃣体系化不是完美主义

知识体系化不是流于表面的工工整整做笔记,也不是流于形式的搞一个错题本,它绝对不是完美主义,而是通过自己对数学知识题型、方法的体系化总结,提升自己对数学考试的掌控力

所以说白了,听课≠提分,因为在听课和提分之间有一个超级巨大的鸿沟,需要大家去弥补,这个过程叫做题

做什么题?

  • 高一的同学平时肯定要做的是同步的练习题,注意题目不能完全是基础题,因为大家必须从高一就刻意练习自己对难题和创新题的耐受力,因为大家未来遇到的题目只会越来越难。
  • 高二和高三开始一轮复习的同学,做分章节的练习题,更应该在高考至少半年之前,着手做成套的模拟题和成套的高考题。


3️⃣做题一定提分吗?

这中间还有一个重要动作叫做反思和总结。相比于做题,每个人都更爱听网课,因为单纯的听课是最不费力的,但是听课是输入的过程,而考试考的是你的输出能力

如果大家没有中间内化的重要动作,那凭什么你考的分比别人高呢?所以我推荐大家3听课:5做题:2自我总结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权重比例,大家不用特别的纠结某个数字的占比。大家需要注意的重点是多做题和多总结,只有通过做题和总结,大家才能完成由输入到输出的转化。


4️⃣阻碍大家数学考到理想分数的因素有很多

  • 有些人是因为考试计算量太大了,我根本做不完题
  • 有些人是因为题目的解题流程太多,不仅要换元,还要变形,还要求导,还要通分,最后还要分类讨论而摸不着头脑
  • 有些是因为题目中给的条件自我感觉太奇怪而不会翻译
  • 那更多的人或许是你连各个模块最基本最核心的题型,比如说解三角形当中画边画角的思想,圆锥曲线当中三角形面积的四五种求法,这都还没总结好,居然就敢去考试?

那无论目前大家遇到的问题是这其中的一个、两个或者是三个,大家首先要做到的是接受现实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有问题,在不断修正、改进、优化的过程


学习肯定不是一个理想化的过程,但想掌握正确的学习习惯其实也没那么难,大家就从最简单的发现问题、正确归因,然后解决问题这 3 点做起。

发现问题:

咱们就举一个小例子,很多学习类博主都会让大家去做错题本,我曾经也是一个学生,我也做过错题本的,但是问题是什么?那就是过于形式化,做的全都是表面工程。我曾经精心的把每道题都进行精美的排版,甚至有写错一个字,都有把整页全部撕掉,然后全都重写的冲动。但是到最后我发现有些自己写过的题目根本没复习过第二遍,那些错题在考试当中出现,我还原原本本的犯和以前一模一样的错误,到头来成绩没提高,自己的努力全都是自我安慰。那么在这个情景当中,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叫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并不难喽。我们都知道做错题本这个动作就很耗时,而且大家如果只总结错题,对大家的考试意义并不大

发现问题

我们需要找到正确的归因。其实笔记也好,错题本也好,并不需要多精美。很多宝贝喜欢表演式的学习,觉得我笔记做得这么好,我这么努力了,考试如果没考好,爸爸妈妈也不能怪我呀。但实际上这种自我感动根本体现不到自己的数学成绩上,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做第三步,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错题本身没有错,是我们的复习姿势以及学习习惯出现了错误。错题本不应该只局限于错题,而应该把它拓展成一个即错题、好题、解题思路梳理以及同类型题目总结于一身的体系化综合错题本,它甚至可以不拘泥于一个完整的笔记本。谁说错题就一定要抄下来?任何一个好的练习册、好的辅导书,甚至是教材本身,都能当做你的错题本。当然,无论你的总结过程是简单也好,复杂也好,你总结的完美也好,总结的不完美也好,最后的落脚点要落在看,总结虽好,不看没用。

如何才能学好“高中数学”?【经验方法+弯路梳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