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ra x 里糖杯] 绝灭序曲 | Annihilation in ...

被震撼到了,随便写一点个人看法:
总体来绝对是一张优秀的多指谱,全谱表达通常,虽然是合作但大家的风格并没有让全谱产生割裂感,配置定位虽然是多指高难但十分顺手,每一位谱师在自己的段落绝对是下了功夫的。不过也可能是由于多人合作,谱面的情感线并不清晰,部分思路没有统一从而产生了一些小瑕疵,当然世上没有真正完美的谱面。特效帅且不冗杂,这是我非常羡慕的,请所有人教我(发自真心)
以下是一些个人认为存在的问题
最开头部分的钢琴和弦可以分开y轴做一个渐变处理(很重要),同位移的运动显得很繁琐
从0:15开始背景有一个渐强的过渡音效,直接省略不采会与后面产生强烈的割裂感
145combo后将轻的钢琴音效硬塞成双押对拍是不是太粗暴了?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处理,177后的钢琴音效依旧没有结束,但是相对于前面的重对拍来说直接用特效忽略太轻了罢,一整段钢琴像被分开了一样
190到554写的非常不错,顾及到背景的音高变化的同时在避免太多动效的情况下完成良好的手序引导
750后鼓其实不需要那么重,完全没必要拆线hold来体现重量,有对拍(四押很重的!)就够了,可以着重突出一下背景长音的情感递进(听起来像管风琴?),只用主线旋转来采未免有些太单调()
搞不懂884为什么突然转成双指的思路写谱,先前没有一点引导,突然更换配置思路很突兀,为什么不继续按着多指无轨写下去呢?此外这里特效可以将背景的旋律采一下,十字线无意义的旋转显得过于平淡
1100到1217直接顺着钢琴的配置写下去就好了,双押tap或者flick真的没有必要把鼓突出来,难度确实上去了,但很毁听感
1220后的双押强调钢琴旋律写的非常好,很喜欢这种采音方式,配置也并没有因此而卡手
1386为什么不继续用双押采钢琴旋律了(?)可以继续用对拍采钢琴,至于drag说实话没必要()
1500后情感递进做的非常强,请教我
1838后的drag段落其实可以尝试配合多指写一些对拍类的双押,与下一段过渡联系
非常喜欢1950这个加速的感觉!
2012后背景可以用判定线配合双押突出这几个『拍砖』的钢琴音,效果可能会更好些(比如说90旋转线x轴24抖动+透明度255-0的4缓动闪动)
2056后可以直接用drag结尾了,这里的难度与歌曲情感完全不匹配()好像是为了尾杀而塞的
(第一次写这种评价,仅代表个人观点,没必要回复很多来说明我说的有错或者有问题,毕竟写谱改谱的不是我,我只是个提建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