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哥:亚马逊如何有效提高转化率?最后一点YYDS
目前整个亚马逊的成交的三大基本支柱:
第一个是流量,
第二个是点击,
第三个是转化。
出单 = 曝光量 * 点击率 * 转化率
据调研显示,60%受访卖家表示2022年前9个月的营收同比出现下降情况,另有29%受访卖家表示2022年前9个月的营收同比增长,11%受访卖家表示与去年持平。与此同时,60%受访卖家表示2022年前9个月的利润低于去年同期,利润能超过去年同期的卖家仅25%。

(图源:雨果跨境2022年第三季度跨境电商行业调研报告)
绝大多数卖家都是靠付费流量来做冷启动,但是现在付费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我们更要特别珍惜现在页面的有效流量,提升listing的转化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些过程中提高我们的转化率呢?
当消费者已经进入我们的产品页面了,为什么没有达成购买行为呢。最后一点原因被多少卖家忽视了!
01.图片
图片是买家进入这条链接首先看到的要素,买家点进这条链接也许是被首张图片吸引,但是进来之后发现其他图片质量或者图片卖点没有吸引到买家,买家就会跳出链接去寻找其他的吸引他的产品。
①图片质量——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如果只是略懂PS,不要盲目自信的自己作图。把你的需求点告诉美工,相信他们的专业才能;
②图片卖点——调研竞品链接,总结出竞争对手的卖点以及买家关注的卖点,以此进行结合,按由主——次顺序依次作图排序;
③视频——视频可以更好展示产品的方方面面,且不一定要特别复杂的视频。也许只是简单的开箱视频,也可以对lisitng的转化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02.五点
五点部分除了可以埋入我们想要的关键字以外,更多的是加速消费者理解产品重点的作用,所以一定要重点突出、有代入感。既可以对图片卖点的详解,也可以是补充图片没有提到的卖点。
03.A+
在描述商品详情的时候,我们需要将详细描述表现的更完整、有重点和有特色,而不是罗列所有卖点,真正吸引人的卖点一个就够了。就比如蓝牙耳机,很多卖家都在描述中称该款技术已经达到5.0,但是作为消费者并不清楚5.0和4.0有什么区别,调研发现,有7成的消费者关心的是蓝牙耳机的音质如何。所以我们在描述的时候,5.0肯定要提到,毕竟这是一个技术创新,但是更多的需要更加详细描述的则是买家关心的音质问题。
04.Review & QA
好的Review可以给潜在的顾客以购买的信心,有效的QA解答能消除买家的疑虑,两者都可提高转化率,提升销量。进而带来更多的曝光量和流量,产生更多的订单。
①增加review——客户购买后的5-30天可通过后台请求评论按钮进行索评,现阶段,放卡片已经不太行得通了;
②减少差评——根据真实情况直接回复差评说该评论是不实评论,是恶意竞争,让其他买家知道真实情况。如果真的是卖家自己的原因,则需直面问题,痛定思痛;在与客户沟通时,尽量采用电话的形式。如果以邮件形式沟通,建议找个精通外语的人,避免以很生硬、很不地道的方式与客户沟通,因为这会增加对方的反感,降低成功的概率。
06.其他
文本描述要求:
①不要为了无效流量故意添加与自己产品没有关系的单词或者品牌;
②正确拼写英文;
③尽量不要使用买家不明白的专业缩写,更不要自创缩写;
④描述产品时候最基本的一点,条理清晰,逻辑清楚;
⑤了解不同国家对同一产品的关键词称呼;
⑥不要出现最高级,比如质量最好,价格最低;
⑦当我们描述产品的时候,从消费者的关注点出发。比如灯泡,它的质量是可以使用几年,而不是只说质量很好,材质不错这样的宽泛的描述。
07.顾客再营销
在后台品牌分析下的“全系商品搜索表现”页面,按照一定的筛选条件能够看到这段时间内店铺内产品的的曝光、点击率、转化率以及多少客户将产品加入购物车但没有下单的具体数据。
比如店铺内的这款产品,加购了94次,购买次数只有30次,假设这30个购买的顾客都是来自于加购的客户,那也至少有64个客人对我们的产品有意向但是却没有下单。

那这大把的对我们产品感兴趣却没有下单的客户有可能是还不满意目前商品价格,处于观望状态亦或者还处于比较状态。
针对这群客户我们需要怎么做呢?这群消费者成交的概率比一般的消费者成交的概率高很多,可能最直接的就是在价格上做出让步,来进一步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比如说做短期折扣,coupon也好,prime价格也好。
那我们价格已经让步了怎么才能让他们看到呢?这就涉及到SD广告中的受众投放了,受众投放中有一个“再营销浏览定向广告商品”的受众,这个指的是广告将向之前浏览过您推广的商品的商品详情页的顾客展示,针对于加购却未下单的人群来说,这个广告能更加精准的触达,让客户在犹豫下单的时候,再次刺激客户,促成更多订单,提高转化。

另外,针对不同的产品回溯期设置的也不一样,例如易耗品的回溯期可以选择较短的周期,7天或者14天;复购周期长的产品回溯期就选择较长30天或者60天的回溯期。
针对这部分人群,竞价一定要选择针对转化量进行优化,因为我们做这个广告的目的主要就是针对加购未下单的人群,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转化。
万万不可小瞧任何一点,运营比拼的不是谁多聪明,往往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