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兴平市子孝村:丁兰,董永,孝名传天下

2022-10-04 00:20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丁兰刻木事亲”是《二十四孝》中非常有名的一个故事,讲的是:“丁兰,河南陈州人,早年丧父,事母至孝。及母丧,刻木孝母,事母如存。”

    虽然这个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都离不开“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核心思想,所以与其他几个故事相比,丁兰的故事更具有积极影响。

    全国许多地方都流传着丁兰的故事,他的墓葬也有十几处,在兴平市区东北的子孝村,也有一座丁兰墓。虽然它可能并非丁兰真正的墓葬,但当地村民一直认为它就是“丁兰墓”,并且在民国二十四年,兴平县长段民达为丁兰祠题“诚孝格天”牌匾,以倡“百善孝为先”。




 

    今年除夕的下午,我和爸爸祭扫完奶奶的墓葬之后,一路向西来到兴平地界。我们先寻找到西汉的公孙弘墓,又沿着212县道一直向西南行驶,计划拜访传说中的丁兰墓。

    顺着公路来到子孝村时,道路的拐弯处出现一株千年古槐,原来《天仙配》中“槐树说媒”的故事,就与这株古槐息息相关。





   “董永卖身葬父”也是《二十四孝》中的一个经典故事:董永少年丧母,其后父亲亡故,他不得不卖身为奴,换取丧葬费用。有一次,他在上工途中,于老槐树之下,偶遇一名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遂结为夫妇。女子用一个月的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目前,大家普遍认为《天仙配》的故事发生在湖北的孝感市。但是,当地村民却世代流传着古槐的传说,并且在古槐的北侧修建起槐荫庙,每年的六月初八还会举行盛大的庙会。

    近年,当地镇政府又在周围修建了广场,并且在路边的围墙上,绘制出13幅壁画,系统讲述了《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






 

    顺着古槐东侧的小路,进入子孝村之后,往东南方向的田野中望去,有一座不高的土堆,孤零零地矗立着。它就是丁兰墓!





    父亲在车里等我,我独自一人沿着田埂,自西向东来到丁兰墓的旁边,被大火熏黑的“兴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赫然呈现在墓冢北侧的荒草中。

    墓冢东侧有一条南北向的土路,从墓冢的一角穿过,路边零星可见汉代风格的绳纹板瓦残片。因此,这座墓很有可能是一座汉墓,并且当时周围修建着祠堂一类的建筑。







    临走之前,我很想在文保碑前留张影,毕竟下一次再来此地,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但是,周围却一直不见有人经过,所以我只好自己想办法:将周围的树枝搭建成三脚架的样子,然后把照相机放着在顶端,设置好10秒定时拍照。一张不需要“摄影师”的自拍照,就这样精彩地完成了!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前几天,我和同事们一起吃饭,听到一位女同事说:“我对孩子没有太多要求,只希望他今后能够孝顺我,所以我从小给他讲《二十四孝》的故事。”

    由此可见,“二十四孝”在中国家喻户晓,虽然也曾被人看做糟粕,但终究是我们先人留下来的优良传统,所以近年很多地方都修建起以“二十四孝”为主题的雕塑。

    如果您也希望通过“二十四孝”教育自己的子女,不妨去兴平的子孝村一游,可以同时了解到其中“两孝”的故事,不虚此行吧?








兴平市子孝村:丁兰,董永,孝名传天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