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诗歌鉴赏 | 周邦彦《苏幕遮》2018年高考浙江卷默写篇目

2022-12-13 14:01 作者:高中语文-凝语素笺  | 我要投稿

【对接高考】

周邦彦《苏幕遮》

高中语文-凝语素笺

诗歌翻译】

苏幕遮·燎沉香

【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细焚沉香,来消解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故乡遥,何日去。

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五月:指荷花盛开的季节

当初随着渔郎乘着一叶小舟穿过荷花盛开的湖面,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至公元1086年(宋哲宗元祐元年)之间,当时周邦彦一直客居京师,周邦彦本以太学生入都,以献《汴都赋》为神宗所赏识,进为太学正,但仍无所作为,不免有乡关之思。

《苏幕遮·燎沉香》

全词赏析

这首词是周邦彦思乡的杰作,又极能体现周邦彦词精致的特点,是宋词的佳作。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燎沉香,消溽暑。”今人喜欢在家里点香薰蜡烛,而古人也很文艺,喜欢以燃沉香的方式来驱散潮湿闷热的暑气。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鸟雀们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可爱的人眼里的世界也是可爱的。在词人眼里,鸟儿们仿佛由着人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孩子一样天真可爱。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词人睹荷生情,他把荷花写得如此逼真形象、玲珑可爱,因为他的故乡就是江南,在那水乡,荷花处处开。词人这是思念故乡哩!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果然,词人在这里要写自己的经历,写他的思乡之情了。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下片开头他就扪心自问,何时才能重回故里呢?一个“久”字体现了作者对漂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厌倦,在周邦彦的其他作品中,他一再以“京华倦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泊功名而魂系故乡。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结尾三句,词人恍惚间飞到了五月的江南,他忍不住对故乡打鱼的大哥问一句:还记得我么?情到深处意转痴,词人用一个白日梦结尾,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情思与遐想。

这首词写游子的思乡情结,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歌鉴赏 | 周邦彦《苏幕遮》2018年高考浙江卷默写篇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