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成为电子产品的未来(普通版)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一设想所要达成的结果。通过调用其他设备的硬件,如显卡,CPU,将自身的运算任务全部或部分转移到其他设备上,提高整体的灵活性与工作效率。
下面以手机与电脑为例,进行过程的讲解。
第一步,在手机与电脑之间建立一个信息通道,用于任务的转移。
第二步,手机转移任务至电脑。这里用两种方案。第一种,只转移任务的执行过程,所需的资源仍然从手机上获取,由于需要保持基础资源的传输,所以对信息通道要求较高,会出现某个手机长时间占用较多通道吞吐量的情况,一般用于手游的性能提升。第二种,基础资源同时被传输到电脑上,整个任务执行过程基本在电脑上完成,在转移完任务后,手机可以断开与电脑的连接,由于同时传输基础资源,整个转移内容变大,会受通道吞吐量的限制,所以转移过程较慢,但可以避免网络占用,提升工作效率。
第三步,电脑开始执行任务,任务结束后,将结果返回手机,同时清理这个任务占用的内存。
第四步,手机将电脑返回结果整合,结束整个过程。
这个技术的的特点在于将手机处理起来较为费劲的任务交给电脑来处理,可以灵活机动的处理信息,执行软件运行任务,是一项提高工作效率的新技术。
相对于以往的跨屏协作,这个技术的本质是多设备合作,即多台设备组成一个整体来完成一个任务。
基于现在的云存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发展,我们从原本的单机,到后来的联机,再到现在的互联网,更多的硬件变得可以被共享、调用。
云盘技术将硬盘独立出来。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使用终端设备来访问、上传与下载文件。
云计算同时搭载更多CPU,更多GPU,更多内存条,为大数据计算与特效渲染提供可能。我们因此能更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红利。
在未来,设备将向逻辑模块化,区域共享化的方向发展,在拥有一个相对性能较好的电脑的前提下,对于购置高性能手机的需求会大大降低。如果不追求单兵作战,手机性能可以做出一些妥协。在手机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手机性能不足的情况,用户将可以通过电脑的帮助解决性能不足的问题。
顺带提一点,这一技术的实现会先出现在如苹果,华为,小米等拥有相对完整设备生态圈的品牌产品间,其次才是跨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