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clog】住了一个晚上后,我决定离开干净的实习公寓

2023-03-05 19:57 作者:季-术宅  | 我要投稿

       抵达深圳后迎接的第一个凌晨,习惯了每天从中午开始的我因为睡太早而失眠,于是忍不住解锁手机屏幕,给专栏列了个大纲。但直到一周后,我才给这篇专栏拟出题目,一个月后才写完全文。本文末附了几道阅读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各位更好地体会本文的主旨。

       我大概会永远记得,高中时期一位已经毫无疑问地迈入中年了的地理老师曾经自豪地在课上考过我们,“福田市场”的正式名称(也可能问的是“国际商贸城”前面的定语)是“义乌中国国际小商品城”,还是“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城”。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且家里曾经在福田市场摆过几年摊的义乌人,我很能理解正确答案把“义乌”放在“中国”前面所蕴含的分量。

       而当我开始为将来做具体的打算,而真的准备去找份实习工作的时候,我才终于彻底地意识到,义乌也只不过是个小城市而已。为了能够进入心仪的游戏行业,我不得不把求职软件里的期望城市改成杭州上海,不久后又加上了广州深圳……三个月后,我拿到了个深圳的实习offer。

坐了四年的飞机,还能听到句新的播报

       因航班需要,我起早来到每年都会造访两次的、建筑区域比火车站还小的机场航站楼——小到值机柜台和登机口都能一字排开。由于目的地不同,这次航班的登机口比以往的要更靠近安检的出口。

       在其他绝大多数机场起飞的时候,往往能留意到地勤人员对驶离登机口、即将起飞的飞机挥手致意,但义乌机场是个例外——乘客席的遮光板要按照相关法规,在起降的时候保持关闭。我以往乘坐的往昆明的航班上,往往是等到装着饮料的手推车推出来的时候,大家才纷纷打开遮光板;但这次航班却有语音播报:“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飞机已经驶出军事管控区,现在您可以打开遮光板,欣赏窗外的美景。”坐了4年的飞机,虽然是第一次听到这段话,但为什么我的内心还是不为所动呢……

怎么回事呢

       发早餐的时候,看到乘务员给前排正在补觉的乘客的位置前贴印好的便利贴,读着上面的内容,也感受到一阵温暖:

“尊敬的乘客:

“乘务员服务时,您正在休息。如您醒来后需要帮助,请按动服务铃,我们将马上为您提供服务。

“座位号:”(这一行上面有虚线,填上之后就撕下拿走了)

       习惯了飞机总是降落在其他机场的犄角旮旯,我走上机场里那一年估计也就只能走上两次的传送带,打开地图确定要坐的地铁的方向,顺便找着公司附近能够落脚的地方。在出发之前,我已经在中介的推荐下大概了解了公司附近地下室级别单间的价位:1km左右的4k,2km左右的2.5k,5km的1.8k,10km的1.2k。出发的前一晚,除了叮嘱我要记得问水电的价格以外,家母还建议我先找个宾馆住下,等入职了再从同事那问适合长住的地方,顺便也提到如何辨别宾馆的床单被子是否清洗过——摸上去有点硬的感觉的是洗过的。但我最终还是决定先在那种既拥有较大的客厅,价格又实惠(指价格是宾馆单间的一半不到),看上去还比那种一天三四十块钱的青年旅社干净(指有人一天打扫两次)的“实习公寓”住下。75块一天,1680一个月,水电网不用自己操心,而附近的单间都是2.2k的水平,只看价格和服务的情况下,还是个不错的选择。

       猛然发现自己地铁坐过站了,连忙走下车厢。查了地图,发现可以直接换乘站内的其他线路,不用往回坐。

实习公寓——一种新型青年旅社

       走出地铁站,顿时就被令人目眩的高楼包围,虽然说义乌的福田市场后面那片刚建好没几年的写字楼也是差不多的布局,但终究没法给人一种来到大城市了的冲击力。找到公寓所在的小区后,一名年轻的老板在口头确认了我已经成年之后,接过我那在值机的时候称过的、接近20千克的行李箱,领着我过小区门禁、认路、输密码进楼、输密码进房间,然后换上鞋柜里的拖鞋。鞋柜上每个编号都重复了3次,意思是每个人有3格鞋柜。我把脱下的鞋放进柜里,柜子有点窄,得把一只鞋斜着放才能把抽屉塞进去。

       简单参观了下卧室,发现75块钱果然几乎只是个床位后,我还是不动声色地选择了仅剩的一个下铺。把所需的材料填完交好,老板向我介绍这里的设施和规定。

       三室一厅三卫的房间,每间卧室根据大小放着四或六张床。一个卫生间在女生卧室,是女生专用,就不给我介绍了;一个卫生间正常地坐落在走廊;最后一个卫生间则是在厨房里面原来是杂物间的洞天。说到厨房,里面锅碗瓢盆一应俱全,食材器具自理,放东西的时候贴张标签声明归属就行。楼下有自助卖菜的售货机,到了深夜会按时间打骨折;还有卖饮料零食的冰柜,刷脸开门,关门自动结账,对我来说不体验一下简直是少住五块钱。餐厅放着台电视,没有会员;桌上有清洁湿巾,自带清洁剂的那种,吃完饭自己收拾。餐桌边上是一人一格的衣帽柜——能塞下我的机箱、显示器和所有外设。客厅的地毯上有一大一小两张不是一套的沙发,和一张“上地毯请脱鞋”的标语。沙发对着的不是电视,而是一排带隔板的座位,每个座位上都有插座和一张“请 勿 占 座\n离开超过15分钟\n请带走个人物品”的标语——我想老板确认能否把自己的电脑机箱放在座位旁,得到了否定的回答。一南一北两个阳台都能晾衣服,南边那个有台洗衣机,边上衣架管够。房间里不能抽烟、养宠物,对我没有影响;每天十一点熄灯不断电,照应了几乎每个房间墙上都有贴着的“十一点后请勿喧哗\n看视频时请戴耳机”的标语。每个人的床位里有插座和两层半米长的格子,以及白色的床单被子——我在老板走之后摸了摸,床单和被套都非常柔软。

       拿出几件常用的东西之后,我把行李箱塞到床底——得把行李箱的轮子放平,不然塞不进去——收拾完东西之后已经是下午一点,我不得不明确地开始考虑午饭,但很快就看到有个头发比我还短的小哥在厨房炒菜。我略微组织语言后把门拉开一小截,问道“方便我进来观摩观摩吗”,和他攀谈起来。我认为自己会主动做饭(对他这样的单身青年来说)是相当难能可贵的,他则表示在大城市亲自料理茶米油盐是最实惠的选择。稍微打量了一下他背后的物品架,大部分标签上都写着同一个名字,不过倒也不用急着确认名字和此人之间的联系。

       现在回想起来,小哥炒的应该是一锅青椒炒某种其他绿色蔬菜,并且是全素的。他邀请我再点份饭一起来品尝,我问他需不需要再给他加个菜,他说不用管他。等午饭的同时,打扫卫生的阿姨换上专用的拖鞋进屋,看到小哥盘中的菜后随口问道“又吃素啊”,小哥“嗯”了一声,我没忍住谨慎地问他多久吃一次荤,他没回答。

       外卖到时,小哥早已收拾完自己的碗筷。用完红包之后实付20左右的午饭比较粗糙,一颗青菜只横竖切了两刀就下了锅,不过想想物价也就没什么好多评价的了。

       向家里报了平安,表明了自己可能会在这住下的初步意愿之后,我把已经塞在客厅柜子里的电脑机箱和各种外设取出来搬回床上,并且犹豫着是不是该买张小桌子(最终决定先不急着买)。把话筒、摄像头之类的外设全装好估计能花半个小时,我决定一切从简,比如用上游戏耳机自带的麦克风。

床位内景

       在暂时属于我一个人的隔间里勉强把装备铺开,刷了日常就闲了下来,我决定补个很久没睡了的午觉,然后去明天入职的公司踩点。骑车来到要入职的公司楼下,电梯间贴着“逆乘电梯降低运行效率影响公共秩序”的标语(亲测高峰时间按了下行按钮就会马上灭掉)。我随便走进一座电梯,发现操作面板没有要去的楼层,才发现两边的电梯门上面标着能去的楼层——上次见到这设计估计得是在我小时候去义乌中心医院的时候。而一出电梯,两边马上就被成熟的门禁系统给挡住,一点走廊的空间都没留下,只得转身走回电梯。

加钱,给电脑租张自己的桌子

       时间还早,想到就算回去也没有一个舒适的娱乐环境,我决定抓住上班前的最后一个下午开始找单间。和先前加上了微信的中介联系看房,坐公交车来到了一片有点年代感的小区。这里的楼房差不多都是6~8层,虽然外立面比较旧,但住人的房间里外又是新装修的样子。单间都是20平方左右的大小,卫生间用砖墙隔开,冰箱和洗衣机就塞在油烟机对应的厨台下面。抽出桌子旁的那条大概不会折回去的折叠椅,并且坐在上面把腿伸直之后,桌子和床之间的过道就被挤得满满当当。床是1.5×1.8,长度不太够,睡在上面,脚隐约长出床尾的感觉和几个月前学校宾馆里的床一样,但这也给床尾的衣柜留够了深度;宽度就明显过剩了,结合这样的长宽,斜着睡就刚刚好。

       因为实习只有3个月,我也就只租3个月——这么短的租期某种程度上也避免了选择太多的苦恼。本着不急着拍板的原则,我在看了几间两千出头的单间(这价位有点超出预算了)之后,中介又联系上一位可以短租的房东,朝南且采光还行的单间只要两千,问好水电网之后,我的犹豫引起了中介小哥善意的疑问,不过在微信里看了其他价位更高的房间,且小哥也顺便向房东要来几天对我来说没什么用的免租期之后,我还是决定接受中介小哥的推荐,付了一个月的房租作定金,明天再和房东签合同。

       次日签完租房合同后,小哥提出送我到我之前落脚的地方。我坐上他那还没办牌照的电动车,时而望着前面有没有交警,一边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深圳是个年轻的城市”“我家的单间一年的租金才八千”“不是一个月,是一年的价格,我家半年都懒得租”。然后中介小哥说如果住在深圳郊区那些一千出头的单间,进地铁站之前得先排20分钟的队,感到庆幸的我也讲述了一点小小的义乌震撼作为回报——我高中刚毕业那会,在义乌一家国企(其实就是国际商贸城的电商网站“义乌购”)实习,网站上有商家挂着那种几乎“只是能发出声音”的有线耳机,每根的批发价不到1块钱,包装好以10块一根15块两根的、快递费级别的价格零售的时候,可以理解为只从按斤称的快递费里赚差价。

       我的导航用的是合成的派蒙语音包,一路上厚着脸皮开着外放,离实习公寓所在的小区还剩一个路口的时候,中介小哥说电动车可能没电回家,加上过了路口一时找不到能开的车道,我也就顺势提出下车。“那后面就不麻烦你了,谢谢啊”,我和他告别道——在必要的谨慎以外,我对他全程的服务都相当满意。说不上优雅地提着背着拖着小包中包大包走向地铁站,我听到有个外卖小哥的手机也响起了派蒙的语音包,“今天也辛苦了”“回家吃点好吃的吧”“我想吃渔人吐司”……我的脑海里响起那句“原来你也玩原神”,然后也走上了回新家的路。

大概将会是稀松平常的不辞而别

       时间还是回到前一天,回到我落脚的实习公寓。轻声推开卧室的门,就听到和我聊过天的小哥在打电话。隔着耳机,我听到他对电话的另一头说“和你一样在寺庙里呆一辈子吗”“没有人天生就属于哪里”,但硬气完之后还是开口向家里要钱,说自己才不急着回去。

       听他通完电话之后,我和他搭话,说“我想到两个东西”。

       第一个“东西”是当亲戚家的小孩过年在外面(指还是在义乌,只不过不呆在家里而已)打工,或者没考上大学就去当兵,都会引来亲戚们的称赞——“赚钱/当兵了,真门功(方言,意为‘能干’)”。我顺便又讲起了自己刚刚想到的一件事:还是本文开头的那位高中老师,他说即使有人考上的是“某某大学某某学院”(这通常意味着这大学是三本学校,怎么也只能是我那高中里成绩不在前80%的同学的选择),亲戚也不会在意具体是什么学院,只会和别人说你考上了“某某大学”,并且在你高中毕业一年后就几乎不会再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我进一步向小哥解释道,(不考虑这几个现象背后各自的历史原因,)晚辈明明没能在学业上取得成功,为什么还能得到亲戚们的赞赏?依我浅见,这可以看作长辈对年轻人走向人生下一阶段的认可。

       第二个“东西”是我在初中作文里经常会描写的一段经历。某次和家人亲戚驱车去其他村玩的时候,看到一个村的村口有一片很大且比较豪华的寺院,鎏金的“大雄宝殿”牌匾相当引人注目(我也就只知道这个建筑)。经过色彩艳丽的围墙,到了第一排民房,才看到一块破旧的牌子,上面有毛笔写的“尼姑庵”三个字,以及一个向左的箭头。从一条勉强有一辆车宽的土路上山,终于看到了山上的另一片寺庙。这片寺庙看上去就明显比较老旧,院里不太平整的石板铺满了落叶,其中一栋屋子的屋顶塌了个洞,连青苔都隐约可见。大雄宝殿的门上贴着张毛笔写的告示,大意是在为房屋修缮募款。接待我们的是一对母女,两人头顶的状况相同,且都穿着朴素的灰色长袍,身边的居住区还堆着石头和沙子,沙子上长着半米多高的杂草。寒暄了几句后,三十岁的那位忍不住问我们“要不要助(捐)一点”,马上就被六十岁的那位打断,说“不要讲不要讲”。印象中,这件事在我以前写的作文里都只局限于通过对比来表达对“不沉迷于物质享受”精神的歌颂,在此时图穷匕见地讲出来,明显引起了小哥的兴趣,他微笑着问我想表达什么意思,我也一副“你懂的”的表情,说着一些“不忘初心”"坚持理想"之类的话。

       过了一会他来找我,问出我是学计算机的之后,又问我“新媒体”是什么意思。我想了想,从“媒体”的传播媒介开始讲起,把干传统媒体得先在印刷厂、电视台里投入巨大成本,和新媒体依托互联网平台,从而解决了传播的成本的特点进行对比,然后举了几个常见的平台做例子。然而这小哥似乎并不清楚微博和B站是什么,也不知道利用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来查东西,就继续似懂非懂地继续问入行自媒体有什么要注意的。我也就结合自身经历,告诉他单干只能当爱好,基本上不够吃饭,找工作室上班也得先有点经验。

       他说自己大学学的是宗教心理学之类的课程,想通过自媒体来宣扬自己的一些思想,但不知道怎么开始。我建议他先在心理咨询行业和自媒体行业之间进行取舍,他表示最好是以(自己之前没接触过的)自媒体为主。我建议他还是先在他有就业能力的行业站稳脚跟,再考虑发展自己的爱好、实现自己的长远理想。

       他翻了会某四个字母的求职APP,问我哪种职位适合他积累经验、积累哪方面的经验。我建议他看岗位的要求自行归纳,他就又零零散散地问我PS、PR、美图秀秀是干什么的。我就以一个带着offer才来深圳的身份告诉他,就算没有行业经验,最好还是能有自己的相关作品,让别人能够看出你对于这个进入这个行业的诚意。他说自己有这个想法,但还没付诸行动。我想起找实习那会,一个已经工作好几年了的群友在回我私聊的时候给我的建议——不要租好房子了才找工作——为小哥感到惋惜。

       于是就讲到了本文的开头。我说着明天要入职,想早点(指9点半)睡觉,过了一个多小时却又清醒了过来,不知道过了多久又听到暂时的室友轻声开门,我终于下定决心解锁手机,为这篇专栏写下了大纲。下一次醒来的时候还早(指7点半),却看到其他室友已经离开,只剩小哥在以标准的普通话念着佛经;晚上回来拿行李的时候,原本想着当面祝他前程似锦,加个微信有机会继续聊之类的,但公寓里没找到他,我便只好独自离开。

2023.3.5 于广东深圳


附:阅读理解

  1. 在作者的那位高中地理老师看来,“国际商贸城”的正式名称应该是哪个?为什么?(2分)

  2. 作者向实习公寓里的小哥讲述自己的第二段经历有何用意?作者在以前作文中对此事的理解,与现在的思考相比有和不同?(3分)

  3. 作者是怎么意识到义乌是个“小城市”的?请从文中寻找线索。(4分)

  4. 作者在文中花费了不少笔墨描写实习公寓里的一名男性住客,在作者的观察下,此人有着怎样的身世?(5分)

  5. 是哪些原因使作者离开“干净的实习公寓”?(6分)

在查看答案之前,先来点其他的思考:如果——我是说如果,未来的生物在咱们的法院门口拍照、参观,他们会是什么感想,我们又会对他们的感想作何感想,古人又会对我们的感想作何感想?

       (本文梗概:在小城市长大的作者来到大城市后,对大城市的一些事物感到新奇,与此同时却又遇到了一名对现代生活几乎一无所知的青年。作者通过记录自己到大城市之后两天的见闻,表达了自己对于现代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1. 在作者的那位高中地理老师看来,“国际商贸城”的正式名称应该是哪个?为什么?(2分)

    答: 义乌中国国际小商品城。(1分)“福田市场”不是国际商贸城的义乌分城,而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国际商贸城,并且它正坐落在作者所在的城市,所以才能在城市后自豪地冠以“中国”之名。(1分)

  2. 作者向实习公寓里的小哥讲述自己的第二段经历有何用意?作者在以前作文中对此事的理解,与现在的思考相比有和不同?(3分)

    答: 用意:确认小哥有信佛的背景,对小哥表示勉励。(2分)

    不同:以前的作者关注到的是两片寺院之间物质条件之间的差异,现在的作者则在讲完故事之后意识到寺院在某种程度上都与现代社会脱节,并没有太大的不同。(1分)

  3. 作者是怎么意识到义乌是个“小城市”的?请从文中寻找线索。(4分)

    答: 尽管义乌有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城,却没有作者心仪的游戏行业的工作;义乌的机场很小,从义乌来的航班总是停在其他机场的角落;义乌的写字楼规模不大,不像深圳那样有冲击力;义乌的房租远低于深圳。(每点1分)

  4. 作者在文中花费了不少笔墨描写实习公寓里的一名男性住客,在作者的观察下,此人有着怎样的身世?(5分)

    答: 在作者眼中,他是一名信佛的(1分),受过高等教育、但对现代生活几乎没有了解的青年(1分)。他不愿遵从家里的安排,执意来到大城市(1分),但因缺乏经验与实践经历,以致在寻找工作时四处碰壁(1分)。与此同时,他也有着自己的理想(1分)。

  5. 是哪些原因使作者离开“干净的实习公寓”?(6分)

    答: 结合作者母亲临行时的叮嘱和实习公寓的床单与被套非常柔软可知,表面上干净的实习公寓,床单被套并不会在换人后清洗;实习公寓里没有多少私人空间,尤其是不方便放作者的台式电脑;作者感觉实习公寓里的人大多由于工作太忙而对室友比较冷漠;和一名室友聊过天后,作者担心在实习公寓里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以上每点2分,至多计4分)

    作者本来就只是将实习公寓作为刚到深圳的落脚点,因为其价格便宜才短暂地有了久留的想法。但正如作者留恋有熟人的小城市一样,作者对宿舍式的实习公寓也抱有一点家的幻想,幻想破灭后,作者也就没了继续留在实习公寓的理由。在某种程度上,作者选择走出小城市、前往大城市寻求发展,和作者离开实习公寓、租上单间换来个人空间有着相似之处。(需结合本文主旨回答,2分)

【clog】住了一个晚上后,我决定离开干净的实习公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