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过度兴奋、话太多?当心是躁郁症!
若突然过度兴奋、异常自信或情绪低落等,小心可能是躁郁症(即双相情感障碍)。研究显示,躁郁症好发年龄介于20到30岁之间,最早的好发高峰落在17岁。医生提醒,躁郁症患者因情绪失调,常与抑郁症混淆,若未稳定治疗,轻生比例是抑郁症4倍,及早诊断就医,轻生比率可降低8成,建议应及早就医,确诊后稳定用药,不仅降低轻生率,也能正常就学、工作和结婚生子。
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提醒,躁郁症患者因情绪失调,常与抑郁症混淆,若未稳定治疗,轻生比例是抑郁症4倍,建议应及早就医、确诊后稳定用药,不仅能大幅降低轻生机率,一样能正常就学、工作和结婚生子。

躁郁症属于情绪障碍的精神疾病,常会有周期性的情绪过度高昂或低落:“躁症”如过度兴奋愉悦、讲话快话多、睡眠需求减少、异常自信、精力旺盛、过度慷慨、乱花钱,像是1个月赚5000却花4500元。“郁症”如情绪低落、失眠早醒、食欲体重改变、有罪恶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及反应迟钝、有轻生意念。而躁郁症不一定会抑郁,但却一定会有轻躁或躁症的症状发作。根据国外研究分析,躁郁症患者好发高峰在17岁、26岁、42岁,若在21岁前发病的患者,有更高比例出现物质滥用、酒精滥用、企图轻生及双向情感障碍快速循环的状况。通常一天24小时内有上述症状,维持4天属于轻躁,但1周以上可能就有躁郁症,将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会功能。

躁郁症发生原因,可能是先天遗传体质,家人有情感性疾病;或后天环境因素影响,包括失恋、大考未能如愿考取、出国留学难以适应国外文化等。躁郁症不只是通过心理治疗“谈谈就好”,宛如慢性病必须长期稳定服药,躁郁症需提升病识感、积极就医、稳定服药避免复发,加上社会心理支持、心理治疗、催眠疗愈等,就能恢复正常生活。躁郁症好发于青少年,但时常被误认抑郁症,在国外许多患者先以抑郁症治疗,晚10年到30多岁才确诊躁郁症。躁郁症若没有正确用药治疗,不断复发会影响患者就学、工作,“躁郁症发作那不是真正的自己,稳定用药,才能拥有真正自己的灵魂”,大众较多认识思觉失调症,其患者是躁郁症2倍,希望再提升大众认知躁郁症。抗癫痫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物质稳定神经,而抗精神病药物阻断多巴胺作用来稳定神经,同时可抑制幻想、幻觉。药物类型包括口服药、短效针剂及长效针剂。口服药物可改善症状、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