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请理性看待林高远输给张本智和!

您好,我是乒谈。这篇文章,我想蹭一个已经有点过时的热点:林高远手握多个赛点,被逆转无缘夺冠的事情。WTT布达佩斯夏季系列赛,3站比赛已经全部结束了。国乒男队方面,大家印象深刻的事件可能有:马龙整体发挥欠佳、梁靖崑早早出局、王楚钦球星赛夺冠。这两天被讨论得最多的,无疑是林高远输掉决赛,无缘夺得冠军赛男单冠军的故事。在各种讨论组、自媒体文章里,我看到理智的声音太少:大部分全是责骂。还有更可恨的,引球迷来骂林高远。至于目的,不用说大家都明白,包括我在内的自媒体作者,大多都是靠流量吃饭的。所以,为了让作品的流量高一点,大家会想各种办法,但是最管用的一招应该就是:引情绪。引情绪,一般包括:引导球迷不理智地评价球员和教练,引导不同的球迷对立。说实话,我也追求高流量,毕竟事关吃饭,所以每天都在想:选题怎么独特一点、标题怎么吸引人一点......不过我自认做得比较好的一点就是,我的大多数文章是理性的。所以这篇文章,我想为林高远说几句话。

01 林高远有问题吗?林高远有问题吗?当然有,有很大的问题,毕竟坐拥五六个赛点被逆转,这不是第一次发生了。除了这次的WTT冠军赛,大家应该也记得2017年杜塞尔多夫世乒赛,他和许昕的比赛,也是多个赛点被逆转。诚然像大家所说,他的技术方面没有太大问题(还是有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心理,心理一直没有突破那个恐惧点。
02 林高远没有夺冠和你有关系吗?WTT赛事,是纯商业的赛事,更加侧重于运动员个人荣耀、积分和奖金的积累。换句话说,这应该是人家自己的事儿,又不关乎集体荣誉。为什么输掉一场决赛,大家就这么激动呢?很多人说,我们说他是为了他好,希望他怎么样怎么样。“为谁好”,典型的干涉他人的说法。试想,有个人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天天干涉你,你会开心吗?林高远是世界冠军,但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哪怕是亲人,我们也没资格干涉,何况是别人。
03 林高远没有夺冠就应该否定之前所有比赛吗?运动员职业生涯会经历无数场比赛,但是大多数时候,人们记不住他们赢了什么比赛,但是往往能记住输了什么比赛,而且能记几十年。比如,知道王皓雅典奥运会输球的人有很多很多,这些年一直都在谈这个话题。但是,知道王皓有18个世界冠军的人有多少?知道王皓12次打进三大赛单打决赛的有多少,知道王皓18个世界冠军,4个单打世界冠军分别是什么时候拿到的,赢了哪些人的,有多少?我想问问,WTT冠军赛,在单打决赛前,还有几轮,您知道吗?林高远确实输了决赛,但是他是从第一轮打进来赢进来的,为什么只记得输了的这一场?输了一场比赛就否定之前所有的比赛表现,这不理智吧?

04 林高远没有夺冠第一时间应该是批评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体育界内的舆论变了。运动员比赛表现好的时候,舆论导向就是各种夸,甚至是夸张地夸,找各种角度夸;运动员一旦比赛表现不好,那等待他们的,就是无尽的斥责。早期的刘翔是这样,去年的许昕刘诗雯是这样(刘诗雯泪洒赛场),最近的林高远,其实也是这样。试想一下,如果林高远夺得男单冠军,没有输掉比赛,那么舆论导向就极有可能就是:林高远克服心魔,成效显著.....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夸一个运动员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以后骂同一个运动员的人。因为某种意义上,很多人并不会真正去站在运动员本人的角度去思考困境,他们只是将这些运动员当作一个工具,一个发泄自己各种情绪的工具而已。他们的潜意识里,运动员没有心,没有感情。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很不解:如果比赛赢了,赛后大规模宣传夸一下,这是完全可以的,因为运动员不容易,多年付出终于有了物质和精神回报;但如果是输球了,而且是重压之下的输球,作为一个温暖的集体,我们第一时间难道不是先安抚运动员吗?为什么很多时候非但没有安抚,更多的是各种角度的斥责?运动员输球已经很难受了,我相信他们比谁都想赢,你能说可能一个连正手攻球都打不好的球迷,能比运动员本人更渴望获胜吗?真正的乒乓球比赛,可能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职业赛事那更是不一样。我理想中的体育舆论,应该是:第一,是有情怀的比如,关于谁是乒坛历史最佳的问题,我一直认为只有瓦尔德内尔有资格,真正的乒乓球之神。有很多球迷会说:“现在都什么时代了,你不知道时代在进步吗?”。我回复:时代的进步,不等于单个运动员一定进步。瓦尔德内尔对于乒乓球运动的贡献,真正热爱这项运动的人,都是看在眼里的。瓦尔德内尔如果说自己是第二,有人敢说自己历史最佳吗?第二,是有温度的什么时候,大家不再唯冠军论、唯胜利论、唯金牌论,而是将眼光拓宽,除了关注胜负,再去关注运动员们作为小角色的故事,他们对于这项运动的热爱,以及他们高超的品性......那就是真的进步了。运动员输了比赛,其实我们什么都不用说,送上一个拥抱就够了。第三,是有理性的建立正确的胜负观念,同时从情绪中走出来,更多去关注技战术本身,用数据去分析运动员们的比赛得失,可能会更加理性一些。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不是为林高远开脱,要不要反思自己,要不要继续坚持,或者现在就选择退役,那终究是人家自己的事情。我只想说我的态度:如果退役,那我祝福,他毕竟还是一个很正能量的同龄人(每年都有捐款);如果继续坚持,那我一定会默默加油!

【作者简介】乒谈,国家三级乒乓球裁判员,14年打球经验,个人愿望是乒乓球成为全世界流行的球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