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在不确定性中“乘风破浪”

2023年3月4日,在苏州市姑苏区西美巷里一家名叫“豆浆”的咖啡店,苏城纪事提名摄影师于逸帆举办了首个摄影个展《凝望》。为此,我们热烈祝贺,并跟他聊了聊。
Q:摄影是一门关于“凝视”的艺术,你的展览名为《凝望》是何意?通过摄影凝望什么?
A:有些照片,注定是拍给未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提升,每个人的心境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假以时日再看这些照片,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从2020年到2023年,我的摄影理念有着一定的转变。今天回头看去,寻常的照片有着不寻常的意味,但这一切都源于生活。生活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在无数夹缝与裂痕中,有光。通过摄影,思考过去,凝望未来。

Q:当场景是有苏州特色的水、桥、园林、博物馆时,对景观中人物的选择,来自偶然相遇,还是“等到了”想要的肖像?
A:对我来说,摄影充满了不确定性。如何在这些不确定性中“乘风破浪”,这是我首先考虑的。走到街上要使自己时刻保持兴奋,因为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秒会有什么样的场景出现。当然,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下我相信只要有耐心、保持专注就一定会有收获。


Q:每张照片以切片的形式定义时代。是你在凝视眼前的人物场景还是画面中人物场景自已在凝视?一瞥之后还剩下什么?
A:人与城市的关系是我不停地在探索的。这座城市有千年底蕴,有千万人,每天有千万个故事。但如今似乎匆匆忙忙是大多数人的常态。快节奏生活下,我们疲于奔命。面对荒诞,我们选择麻木。不同的人处在不同压力下,究竟是城市困住了人还是人围剿了城市?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静下心来去思考的。


Q:拍摄时你是把自己融入场景,还是以旁观者的心态创作?当按下快门时,被拍摄者或物的反应是你所呈现的作品样式还是你们相互凝视产生的结果?
A:在创作中,我努力将城市的客观表现展现给读者,避免个人介入,但终究这是主观意识的创作。照片的背后是鲜活的,传递着情绪。如果能引起大家的共鸣,那就再好不过了。


Q:在凝视和作品装裱上墙之间,你感觉摄影在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在影像快消费的全民摄影时代,你如何给自己“凝视”带来一点个性化的辨识度?
A:摄影是我观察这座城市的一种方式。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是一种日记。如今,对于画面中常用的“冲突”“打破平衡”等手法有了一些疲倦,我希望能摸索出一些全新的表现形式。


Q:你凝望事物,它们也会回以凝望。当你摁下快门之前,你的视野,你的脑回路,你的心情得到了怎样的回应?
A:有些时候,我会有预感这会是一张好照片。当然,最重要的是去抓住这一瞬间。我通常不会急着去处理它们,而是在三五天甚至忘了拍过什么之后再去打开。因为只有当你冷静下来,再去看到那些场景,也依然会心动时,才是好照片。


那么,有缘咱们“豆浆”见。

来源:色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