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浙江事业单位真题】电视节目“回忆杀”,是烂剧变多了吗?

2023-06-06 22:28 作者:罩先生  | 我要投稿

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之所以出现“回忆杀”的流行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就是今年最大的“90后”都已经三十多岁了,一大批过去的孩子都长大了,那些他们成长过程中看的优秀的作品所代表的其实不仅仅是作品本身,甚至内容什么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回不去的无忧无虑的时光,通过“回忆杀”可以让他们通过重温节目来激活那些与节目深度绑定的记忆,在回忆中重温过去的轻松快乐,短暂的从眼前的房贷、车贷、工作以及各种烦心事中抽离出来,营造一种逃离现实的幻象,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自然会赢得不少的观众的喜爱,带动一波流行。

第二就是现在大家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获取娱乐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各类创作门槛越来越低,各类影视剧、文艺节目为了短时间内获取流量也变得快餐化和碎片化。而过去的很多影视、文艺作品是通过电视台进行播放的,大家那时候娱乐信息获取也很多是看电视听广播,那个时候的文艺创作是需要慢工出细活和深耕一部精品的,不然就上不了电视,自然从品质上爆杀现在的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好的作品是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的,大家也喜欢反复观看,常看常新。

第三就是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影视、文艺作品问世,但是优秀的作品肯定是少数,而能够实现“回忆杀”的必然是经过观众和时间验证的好作品,那么做这样的节目素材是现成的,品质是有保障的,版权费也不高,这样的“回忆杀”节目做起来成本低收益高,自然也会得到出品方的青睐,因此带来了这样一波流行。

因此我认为“回忆杀”的流行是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时代烙印及成本考量的,是一种迎合市场需要的产物。

对于这一现象我有三点思考:

第一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回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偏爱。就好像老一辈人的回忆杀是样板戏、京剧、是《高山上的花环》,另一代人的回忆是周杰伦、是《火影忍者》、是《三体》,文无第一,没有必要踩一捧一,要尊重他人的喜爱,因为这份喜爱是与成长深度绑定的,至少要抱着一份尊重去看待。

第二就是好的作品历久弥新。老版《西游记》《三国》《水浒》《红楼梦》无论什么时候看,都会被用心的服化道、台词、布景和演员们的演技打动,要多多创作这样的文艺作品,为人民群众服务,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坚定文化自信。

第三就是认识到影视作品、文艺作品是舆论的重要阵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如果没有好的作品来占领市场、服务群众,那么一些类似烂俗脱口秀的东西就会成为人们的成长记忆,就会伴生虚无感和消极情绪,要依法规范我们的文化市场,净化文化环境。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


【浙江事业单位真题】电视节目“回忆杀”,是烂剧变多了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