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公管院(行管、社保、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城规)考研高分学姐专业课复习经验
部分报考人大的考生好多考生会因为担心自己的本科院校不是很好,而放弃了自己理想的院校,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生,出身院校虽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录取结果,但关键还是看考生的初试分数,初试考个高分才是考研致胜的关键。

↑
以行政管理为例
首先,出身院校虽然会对录取结果产生影响,但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致命。
其次,复试非常关键。这次行政管理专业除去特殊计划招生,只录取6人。而在进入复试的十几人中,前几名之间的成绩相差不大,因此录取的最终结果完全是由复试来决定的。
最后,总分达标,单科也要过线。在这次考试中,2017年行管专业的第一名本该是一名400+分的考生,但由于该考生某单科成绩未过线,而被调剂到了其他专业,所以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学科间的平衡。有所侧重,但也要避免出现单科未过线的尴尬局面。接下来我们就分学科来谈一谈各科的具体复习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进行调整)。
1、620学科基础:
其中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规定选考经济学+社会学;
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土地资源管理,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城乡发展与规划都是规定选考经济学+管理学。
2、841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以上所有专业都考的一样,就是公共政策+公共管理。
专业课复习攻略:
经济学复习:
重点章节:第十一至十九章全重点,第二十章宏观中的微观基础也要记住消费理论和外部性,最后一章可不看。课本上的公式都要记住,计算题不能光看,要多多练习,18年计算题计算量很大,涉及的公式也多。
管理学复习:
一到十五章中,只有第九章个体行为的基础和第十五章控制的方法与技术是次重点,可进行选择性背诵,其余皆是重点。管理学考的很细致,背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书上的重点表格。
公共管理:
重点章节:第一到十五章中,只有第五章公共政策的设计,执行与评估可略看,因为这个在公共政策里面已经学的差不多了,其余皆是重点。这本书前几章的逻辑和框架不是很清楚,考生需理出清晰的框架来,重点课后习题也需要背诵。。它的案例也可以直接参考书中的,不用额外准备,一般也很少考热点之类的,重点是书本知识点的背诵,尤其是那些已经考过很多次的知识点,一定要背的很熟练。
公共政策:
重点章节:谢明老师的《公共政策导论》和《公共政策概论》两本要相互补充地来看,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为主,用另一本作为补充。我是以《公共政策概论》为主的,概论上没有的内容再看导论。
对于公共课和专业课协调的问题:
英语
根据历年的考研经验,英语的复习最好是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准备,各种150、100篇阅读理解资料最好考生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去提前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穿插着一遍遍的背诵考研单词,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原始积累,我才能再后期的复习过程中,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课和政治的复习中去。由于到了后期的复习时间是非常的紧张,因为专业课记背的特性,考前你越是一遍遍的去背专业课,你的专业课成绩就会考的越高,政治大题也是一样的道理。
政治
大四上学期至10月为复习初期,此时以做题为主,而且只做选择题。建议一些政治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在新大纲出来之前,先买本往年的大纲对照着,看一章节做一章节的《肖秀荣1000题》。在这个过程中,1000题要反复的去做去看,2遍为底线,3遍为佳。因为政治的选择提这块也会挺复杂的。至于政治真题,做一遍即可,但最近几年的真题仍需细看几遍。10月至考研为复习的末期,这段时间风中劲草、肖8、肖4和蒋中挺最后5套卷也都陆续发售。建议大家以肖8、肖4的大题为主,多背诵几遍,熟练即可。至于蒋中挺5套卷的大题可以适当参考。这个阶段以大题背诵为主,但选择题仍要兼顾,以1000题为基础,也可以多多专研肖4、肖8和蒋5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