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8.4 工资

2023-10-30 13:03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三联书店1960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四节 工资


  工资理论关系着资产阶级社会各阶级的根本利益,它是经济学的最尖锐的问题之一。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是劳动力的价格。但是产生一种假象,似乎工资是劳动的价格,似乎资本家是对工人的劳动付给报酬,而且是对他的全部劳动付给报酬。其实,劳动创造价值,但它本身没有价值。资本家根本不是对工人的劳动支付报酬,而是对他的劳动力支付报酬。“······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        劳动的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        劳动力的价格        的掩蔽形式。”[1]因为工资不是它实际上表现的那个样子,马克思称它为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工资额由两个因素构成:(甲)纯生理的因素,包括工人维持自己生活、劳动能力和抚养家属所绝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乙)历史的或社会的因素,这个因素决定于每个国家的工人阶级形成时的生活需要和文化要求。

  资本家一心想把工资下降到它的生理的最低限度。工人阶级则为提高自己生活水平而斗争。因此工资的变化实质上是取决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取决于它的组织性和同资本抗争的程度。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存在和资本家掌握政权的情况下,工人阶级争取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斗争,能够绥和他们的处境,但是这个斗争没有触及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不能使劳动者摆脱资本主义的雇佣奴隶制。

  资本主义社会里有两种基本的工资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直接表现劳动力的每小时、每天、每周或每月的价値。这种形式的工资讲的是对一小时、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工作的报酬。计件工资是在计时工资基础上规定的。假定每小时的工资是90分。假如工人在一小时内能生产两件商品,那么每做出一件商品,他就得45分。

  实行计件工资时,工人的个人利益促使他用最高的劳动强度进行工作。按照上面的例子,如果工人每小时能生产3件商品,而不是两件,那末他的工资就会增加50%。可是工人的幸运非常短暂。资本家照例会马上改变工资单价,提高劳动强度的好处归根结底还是被他得去了。由于采用高速运输的传送带和其他机器,工人被迫毫不停歇地非常紧张地进行工作,所以即使实行计时工资制,资本家也能使劳动达到极高的强度。

  靠增加劳动强度来提高产量,就会使劳动力的价值提高,因为这样必须多消耗劳动力。因此,工资也应该跟着提高,但是这种提高通常是同劳动强度的提高不相适应的。

  马克思说,劳动力价格的增高绝不意味着这个价格上升到劳动力价值之上,他接着指出:“相反的,这种增高也能够和劳动力价格跌到价值以下同时产生。在劳动力价格的增高不足以抵偿劳动力的迅速耗竭时,就会有这种情况。”[2]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有经过残酷的阶级斗争工资才能有所提高,而且每次都是由于劳动强度提高而对劳动力价值提高的迟延的反应。这种提高发生于工资下降之后(例如在经济危机之后的复苏和繁荣时期),或者发生于这样的条件下,即实际工资在通货膨胀、垄断资本家抬高消费品价格、房租涨价、捐税增加等等的情况下急剧下降。如果工人放弃为改善自己生活而同资本家的经常斗争,他们,按照马克思的话,将“沦为一群听天由命的堕落的穷人,再没有什么救路了。”[3]共产党和工人党的神圣职责,不仅是要为工人阶级的最终目标,而且也要为工人阶级的直接需要进行斗争。


注: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1955年莫斯科中文版,第2卷第27页。

[2] 马克思:《资本论》1957年人民出版社版,第1卷第64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1954年莫斯科中文版,第1卷第425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8.4 工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