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冬季发布会,说明了三件事
2021年12月23日下午,深圳湾体育中心,华为举行主题为“光影交织,万物共生”的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这一场发布会,小飒看到了三件事。
第一件,华为造车,已成定局
“我们只做部件,不造车,我们会帮助车企造好车。不仅要造好车,还要卖好车。”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又表示“华为不会造车”。

一边是再次强调不造车,一边是新车问界M5几乎全部由华为设计打造,除了工厂不是华为的以外。
“我们和小康赛力斯今天春天发布了SF5这款车,用了华为DriveONE一些部件,用了我们的一些技术,但是整车不是我们设计的,我们觉得我们还能做得更好,这次我们用了华为消费者业务的工业设计团队、软件团队、用户体验团队来一起打造(问界M5)这个产品。”余承东说。
余承东的话更加应征了这个事实,那就是AITO问界M5从前期规划、设计到后期营销、售卖都是由华为一手包办。赛力斯的身份更像是一个代工厂。

华为不造车的理由有两个:一,造车影响华为在欧洲的通讯业务,得不偿失;二,造车没有做博世赚钱。
那么如果造车赚钱呢?
目前的AITO品牌更像是华为的试验品,成则往前一步,宣布造车。毕竟华为《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的内部决议文件,声明华为不造车,但这份不造车声明的末尾,又写着“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三年时间,足够来印证很多事情了。
华为造车之心,已是路人皆知。
第二,华为生态化反
生态化反是个好词儿,贾跃亭发明了它,华为开始实现了它。
华为从底层开始搭建整个智能汽车技术生态的企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还需要数量庞大的用户群体,才能构建成一个生态。

华为车 BU 已经有超 5000名研发工程师、10个分布在全球范围内的研发中心、已经上市了 30+ 的产品。
目前车 BU 整个架构包含了 7个独立的模块:
智能驾驶:包含 MDC 平台、工具链、传感器硬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智能座舱:包含 HarmongOS 车机操作系统与生态、车机模组、智慧屏、AR-HUD;
智能电动:包含 电驱动系统、车载充电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充电桩充电模块;
智能车控:包含 VDC 车控平台、热管理系统;
智能网联:包含 车载网关、C-V2X 模组、T-Box;
数字汽车平台:包含 通讯与计算架构 CCA、AOS、VOS、HOS、HASCore;
云服务:包含高精地图、整车智能的云服务。
仅仅是汽车,华为就构建了一个庞大的闭环,更不要说华为的手机、电脑、手表、音响等一系列智能产品。这场发布会也是如此,从15时30分开始,华为接连发布折叠屏手机、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智能眼镜等消费电子类新品,他们全部都可以互联互通,这是华为无可比拟的优势。
第三,AITO问界M5还有潜力可挖
问界M5后驱标准版预售价为25万元,四驱性能版预售价为28万元,四驱旗舰版预售价为32万元。M5 仍然是基于赛力斯 SF5 平台打造的 SUV,华为换上了整套自己的电驱动总成,将增程动力的电池规格增大 5 kWh 至 40 kWh,并在整个车内智能化的部分做了重大升级,基于完整的华为 Harmony OS 座舱生态和 HUAWEI SOUND 音响系统重塑了这款车的车内交互和娱乐体验。

问界M5从设计、驱动系统、智能化、甚至影音系统、充电桩,都是华为的,而问界M5几乎所有部件上,都印有华为的logo。华为还承包了问界M5的销售网络。
但是,这不是终点。要知道,华为最强的智能驾驶,还没有下放呢?
问界M5并未采用华为的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而是采用了博世的解决方案。从硬件上看,问界M5有 1个视觉感知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4个APA摄像头、12个长距离超声波雷达,没有时下热门的激光雷达。
问界M5的L2+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处于业界主流水平,和传统燃油车相比,算是先进。但是放在智能汽车梯队,仅仅只是中等水平。
华为与北汽联合打造的极狐阿尔法S HI版搭载了华为HI全栈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量产车,并支持城市道路高阶智能驾驶。
华为之所以不下放,小飒猜测,应该是华为在投石问路,极狐阿尔法S HI版售价高达38.89万-42.99万元。消费者会为昂贵的自动驾驶买单吗?不如看看市场反应,再做决定。
综合来看,距离华为亲自下场的时间快了,不如再等等,到时候估计苹果汽车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