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0.66米!中铁十七局这项工程创全国纪录

2022-08-01 09:21 作者:中国工程报  | 我要投稿

近日

中铁十七局承建

桐(梓)新(蒲)高速公路梨树坪隧道

提前3个月顺利贯通

创造V级围岩独立双洞隧道施工

最小净距全国纪录


图 | 梨树坪隧道贯通现场

桐新高速公路全长73.141公里,桥隧比为62.97%,是加密贵州省高速公路网络的重要纵线,对加快建设“大遵义”都市圈,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铁十七局承建梨树坪隧道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地处黔北喀斯特地貌地区,全长2791米,最大埋深205米,为渐变双线分离式隧道,进口170米段采用超小净距独立双洞隧道施工法,犹如在“动脉血管”旁做手术。


如何高效进行“山体手术”?


图 | 项目召开连拱段设计方案研讨会

按照传统方法施工,左、右洞施工工序繁琐,且工期长、安全风险高。项目坚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联合国内院校专家优化进口连拱隧道施工工序,开展“超小净距隧道建造关键技术与绿色工程示范”科研课题研究,在最小间距仅0.66米的进口段实现相邻隧道互不干扰、中间岩体稳固,将工序减少近三分之二,效率提升2倍,提前3个月实现隧道贯通。


如何确保“动脉血管”安全?


图 | 建设者支立钢拱架

为确保隧道施工中间岩体安全,项目建设者引入先进工装工艺,在左洞初支钢架、仰拱、二衬钢筋等部位埋设了126个压力传感器及应变件,构建集荷载源检测、结构检测、数据分析、风险预警于一体的“神经网络”,实时监控结构受力状况。同时,在已完成初支施工的区间,每隔10米埋设7个监控量测点,由专人日常监测,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如何保障隧道“平安健康”?


图 | 建设者监测二衬混凝土应力变化数据

施工中,项目根据隧道净距变化动态调整工法,在双洞间距小于1米段,以高性能混凝土填充替换薄层中岩柱,有效发挥岩体承载力;在双洞间距大于1米段,向岩体侧壁及破碎松散围岩区打入数千根注浆钢花管,注入无收缩水泥浆,固结岩体裂隙、增强稳定性。同时,在双洞间岩体表面增设隔震层,以降低隧道交叉施工中的爆破扰动,确保施工安全有序推进。(中铁十七局)

0.66米!中铁十七局这项工程创全国纪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