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即使年底0存款,也要做个快乐的飚速肥宅

22号冬至距离发工资还有3天,我一到了家,所有在家人的便看着我笑,有的叫道,“刘乙己,你是不是又没钱了!”
我不回答,对厨房里说:“来一大碗米饭,多加点肉,明天带饭”便排出一个Locklock饭盒。
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没钱了!不然哪会带饭?”
我睁大眼睛说,“你们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我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人家说请我吃的怎么能说我没钱,我请人家吃了好多顿了人家还我一顿,不是很正常么?”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你请我还相见不难”,什么“请客也讲男女平等”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整个家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2018年,作为步入社会混饭吃的第二年,结局依旧是年底没有1毛钱存款。这很不好,希望大家以我为反面教材。用“批判”的眼光看这篇文章,敲响消费警钟,避开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烧钱巨坑。


日常装备:够(zhuang)用(bi)就行
手机:还未登上巅峰就过气的旗舰——iPhone X
我的iPhone X是去年11月3日首发当天拿到的,不知不觉尽然已经用了一年了。作为我的第一部自己拥有的iPhone 来说体验还是相当惊艳的。尤其记得11月3日当天正好我出差,中午拿到手机之后我就坐地铁直奔机场,一路上拿着iPhone X捣腾Face ID装软件成功“叮咚”一声的时候,周围人飘过来眼神,我倒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有钱真好。
因为不是重度手机用户,所以iPhone X上很多的独创功能我都用不上。不过,iOS很多人性化的设计细节让我这个曾经的Nexus用户影响深刻。相比于Nexus原生Android的折腾,iOS上的一切几乎就像是准备好的一样,直接用就可以了,尤其是配合“捷径”加上AirPods和Siri,简直就是外出时的效率神器。

耳机:最值得买的Apple产品——AirPods
AirPods是今年年初去香港玩的时候买的,一口气买了两个。
著名的传播学“神棍”麦克卢汉曾今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媒介是人的延伸。以前我一直不是很理解,直到我买了AirPods,每天习惯性双击耳机呼出Siri帮我搜索各类信息、或者听着导航去新馆子吃饭的时候,我才算是有点理解这句话的含义。AirPods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耳机,而是我们与网络信息之间的听觉“媒介”。
在买AirPods之前,我已经玩了6年的HiFi耳机,音质差一点的耳机一般是入不了我的耳的,虽说AirPods的音质在我看来并不算非常好,但是也不是不能接受。有人诟病AirPods不隔音,不过我倒是挺享受这种不隔音的感觉,尤其是雨天下班回家的路上,一个人打着伞赶路回家,同时看着车来车往,听着AirPods里播放的钢琴曲,仿佛自己置身于电影情节之中一样。

杯子:简洁实用没逼格——宜家搪瓷杯+膳魔师保温杯
我不是杯子控,所以买杯子也是抱着简洁实用的原则。
膳魔师的保温杯保温效果非常好,这点大家有口皆碑我就不再赘述了。正骨杯子我都非常满意,唯独就是泡茶会留下茶渍而且还比较难洗这点比较蛋疼。
日常喝水主要用的是宜家买的搪瓷杯,价格不算贵,也就16块,便宜又好用,水泥灰的配色非常耐看。

Kindle:通往哲♂学新世界的大门
因为从事和网络相关的工作,所以平时上班看一天电脑屏幕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为象征性的保护一下视力,去年购入了Kindle电纸书,而且还买了亚马逊的Kindle Unlimited服务,希望自己可以养成多读书的好习惯。一年过去了,我确实是养成了每天看Kindle的习惯,但是正经书几乎还是没读过几本,全用来看JoJo漫画,学习哲♂学用了。

书籍:花一年时间才看完序言的《21世纪资本论》
大家别误会,不是这个书难懂,人家写的真挺好的,通俗易懂......
因为家在本地不用担心买房买车的问题,所以研究生毕业的两年里我都过着月光族的生活。照理来说我的收入不低,但是两年过去了,我确确实实没有攒下一毛钱。我思考了一下,主要原因还是管不住手,看见啥想买就买,丝毫没有储蓄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没有未来远见(批判一番!)。希望这本毕业时同学送的《21世纪资本论》,能够让我多一些基本经济常识和金融风险意识吧。

办公装备:简单舒适好用
2015 MacBook Pro 15:完美的生产力工具
为啥完美?公司给配的不要钱,还要啥自行车?2015年中的Pro顶配,放在现在性能也足够优秀了。虽然没有Touchbar、指纹识别,但是应付日常使用的Office全家桶、Final cut、Adobe全家桶、Axure RP、Mindnote足够我用了。
而且相对于之前我自己的New Macbook来说,重量其实也没有增加太多,背着也没啥感觉。加上HDMI、USB等等常用接口齐全不用再增加额外的HUB、天冷不需要充电宝才能启动,键盘手感也不是蝶式键盘那种敲铁板的感觉,真的算是完美的生产力工具了。

ALF DC60客制化机械键盘:颜值、手感、分量俱佳的码字利器
因为经常需要写文档,所以一把趁手的机械键盘必不可少。在入客制化机械键盘这个坑之前,我一直都是用量产键盘,比如Filco茶轴、G80红轴、GMK Uniqey红轴、WASD绿轴、Feenix茶轴/红轴、Poker红轴、Tada68红轴/茶轴等等都过手了一遍,但最后还是发现60%配列的客制化小键盘最适合我。不是说量产键盘手感差,客制化的逼格就高,只是单纯的喜欢客制化可以自己自由搭配折腾,体现个人审美风格的感觉。而且我也总能从折腾的过程中误打误撞弄出点以前没有过的船新体验。比如这把ALF DC60。
DC60的外观设计我是非常中意的,粗犷设计风格本身非常少有,同时阳极工艺又非常细腻。十足的分量,搭配Cherry红轴的有钢内胆,居然会有一种Q弹的敲击体验,让我这个喜欢无钢板键盘的人都感觉非常奇妙。

罗技G304无线鼠标:小手、硫酸手的办公救星
在G304之前,我的办公主力是罗技的MX Master一代。用了两年多,虽然尺寸偏大,150g的重量可以用来健身,但是我都忍了,因为MX Master身上的那些快捷键实在太好用了,完全不需要再买Launchpad。不过好景不长,前段时间不知道为什么MX Master的光头坏了,加上早就过了半年的保修期我也懒得修,想想就换个新鼠标算了。
MX Master虽然我还是很喜欢,但是手腕的酸痛提醒我还是选个100g以内的鼠标。苹果自家的Magic Mouse造型不够人体工程学握在手里硌手。在家打CSGO的Zowie EC2、G9X手感不错但是表面都被我摸油,长时间使用非常难受。G603、GPW模具太饱满了,顶手心,所以最后只有G304能选了。
用了一段时间,G304确实没有让我失望,适合小手的模具捏在手里像个圆润的小鸡蛋一样。90g的重量+无线+干爽的磨砂表面+G Hub的自定义快捷键,简直就是完美的小手办公鼠标。

xDuoo Poke解码耳放:外出、办公、居家,手机、平板、电脑都能用的HiFi影音万金油
Poke解码耳放当时买是因为外形比较好看,而且体积很搭配手上闲置的索尼A35可以“废物利用”一下,出门的时候推推HiFi耳塞用用。之后虽然把A35给出掉了,但是Poke却还留在手上。



LAMY钢笔:文青标配,基本吃灰
LAMY钢笔没啥好说的,尾巴、豆瓣的标配。我这只是公司送的生日礼物,所以颜色没得选。加上平时基本都是无纸化办公,所以这只LAMY钢笔基本很少用。


日常娱乐:“喜欢”——使我贫穷的真正源头
Cannondale SuperSix Evo:等待涅槃重生
因为不单独卖车架的缘故,我花了差不多一年时间,把它改的只剩架子是原装,重量6.6kg的水平。虽然Sram eTap的前拨配上Cannondale SI曲柄+Praxis Works盘片会掉链子,后拨变档迟缓,PF30的中轴也废了我很多的事,但是它陪着我顺顺利利的爬遍了周围的山,陪我完成了环太湖300km的雨战,是非常值得信赖的伙伴。随着BMC成为我的主力之后,超六身上好用的零件都被我不是被我拆下换到了BMC上,就是好价挂了闲鱼。但是这个架子一直没舍得出(其实是出不掉),留着拿去重新做了一个涂装,到时候再看如何让它继续发光发热吧。



BMC SLR02:刚性十足的忧郁蓝调
用过Sram的eTap电子变速,真的是很难再回到机械变速了。因为Sram并不完美,所以之后就萌生了试试Shimano的DI2电子变速的想法,加上原来的Supersix车架不支持DI2系统内置,所以后来我就寻思换个车架。正好这个时候就在闲鱼看到一个价格很好、没有截过头管、成色很好、尺寸也正好、颜色我也喜欢的BMC SLR02车架。就像在那等着我一样,真的是缘妙不可言。

这辆车组出来之后整车7.1kg,虽然没有之前的Supersix轻,但是发力更硬更好骑了,爆踩几脚速度就上50km,就连爬坡也比以前快了,真的是神奇。看来《飚速宅男》主角车的光环真不是盖的。

Nitendo Switch:“好”就完事儿了
不多说了,我可是要成为神奇宝贝训练家的男人。任地狱牛13!

总结:2019,是时候存点钱了
转眼之间2018就要过去了,虽然一年到头我还是个0元户,不过花的那些钱买的东西给我带来的快乐却是实实在在的(说好的自我批判呢!)。明年就是我人生的第27个年头,要说有啥新年愿望,真没想太清楚,只是希望多陪陪家人,然后能存点钱吧。对,还有把《21世纪资本论》看完(Flag已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