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体验感很独特——荒落的读书笔记(六十一)
其实很多时候,我是刻意为了维持这个习惯才写的读书笔记。 好在,目前得到的都是正反馈。 比如为了发一篇笔记,即便加班加得再晚,我也会选一本市面上的好书去看。 而为了让笔记有一些内容可写,我也会让自己保证一定的阅读量,并且阅读时或者阅读后都会强迫自己去思考。 虽然我也不大清楚每篇笔记会不会有人看,但其实光是能记录一段阅读与思考,其实就挺开心的。 而且看完了书便能想到哪写到哪,颇有一种不正经的人写日记的快感。 今天还是在读《长安十二时辰》,读到2/3了。 没办法,最近加班时间比较久,所以没有长时间读书的机会。 马伯庸的小说我是有读过几本的,每一本阅读体验其实都很独特。 而长安十二时辰尤其突出,因为这一本小说与之前读的那种“以小及大”的观感不同,这次一上来便是很大的舞台+紧张的戏份。 之前读的几篇马伯庸的短篇,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人特别喜欢以一个又一个的小事件为线索,最后扯出一件大事来。其次就是很喜欢“阴谋论”,有意识地将简单事件复杂化。 而长安十二时辰推翻了一部分我对马伯庸的刻板印象,虽然在炫耀知识这一点又加深了印象,不过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是件好事。 如果去掉那些有的没的,估计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感会更上一个层次。 不过真去掉了,那也就不马伯庸了。 总的来说,这种连续不断的冲突+马伯庸穿插的历史小知识,给了我不少启发,所以带来了一种,可以不卡不顿但会一卡一顿的阅读体验。 非常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