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气法】——怎样让气息够用?

2020-04-19 07:59 作者:根宁说箫  | 我要投稿


“气息不够用”常见有两种情况。

吸不多:吸气方式不到位,导致每次吸气量太少,碰到稍长的句子就很难一口气吹下来;

弹性差:吸气的计划性不够好。吹单独的一个句子,哪怕是长句子,气息也是够用的。但到了曲子当中,会因为吸气量过于平均,造成“长句子气息不够用,短句子气用不完”的现象。

造成这两个问题的原因不同,故而分开讲述。

一、吸不多怎么办?

前面讲过正确的吸气方式,再回顾一下:

1.   演奏准备:演奏姿势到位,全身放松;

2.   气量预判:根据即将演奏乐句的情况,预判本次吸气的深度;

3.   吸气过程:保持腹壁放松,膈肌收缩使腹部下沉,胸廓的下部向两侧和后方扩张,同时主动吸气,使肺部吸入新鲜空气。保持腹部下沉及胸廓侧向和后向扩张的状态不变;

4.   呼气过程:向内稳定地拉腹壁,膈肌相应地、有弹性地缓缓放松,腹壁与膈肌持续轻柔、自然地对抗,以完成一个控制自如的主动呼气过程。回到气量预判,开始下一个吸气、呼气循环。

解决吸不多问题的要点如下:

提升吸气量

在第3步的吸气过程中,膈肌收缩让肺部更多地进行纵向拉伸;胸廓下部向两侧和后方的扩张则让肺部更多地进行横向拉伸;这两个方向的充分拉伸是提升吸气量的保障。在练习长音的时候,习箫者宜仔细体会腹部下沉和胸廓侧向、后向扩张的感觉,久而久之,相关的肌肉得到锻炼,吸气量即可相应得到提升。在整个吸气过程中,一定要保持腹壁的放松,不要主动向外推腹壁,那样做带来的额外吸气量不大,反而容易使身体紧张。

呼气的力度

另外,不少习箫者的演奏存在着呼气用力过猛的现象,这不但让声音变得粗糙和不纯净,也是对气息的一种浪费。解决办法:用自己所习惯的中等力度吹一个中音区的长音,待两三秒后,长音稳定下来后,以微小的幅度逐渐减小呼气的力度,同时注意口风适度缩小,以维持音准,耳朵听着声音,如果声音一开始变得更柔润好听,且音量没有降低,就说明平时这个力度的演奏用气是过猛的。经常做这种测试,并做出相应的力度调整,改掉呼气过猛的毛病,能让声音的质量得到提高,气息的使用也更为节省。

应对特长句

在遇到特别长的句子时,可以在上述吸气方法的基础上,继续让胸廓的中上部扩张来增加吸气量,而呼气的时候则首先让胸廓的中上部放松以呼气,然后再执行拉腹壁的动作以呼气。应尽量让胸廓中上部扩张的时间最短,以免引起相关部位紧张而影响音质。

二、弹性差怎么办?

吹长句子需要深吸气,吹短句子则不应吸气吸得太饱。如果在每个句子之前都饱吸一口气的话,除了很容易疲劳外,吹短句子时气息用不完,呼吸节奏就会被打乱了。

比较合理的策略

检验自己中等程度吸气所能支持的乐句长短,注意不同力度和音域的结果是不同的,强奏与低音区比静奏(弱奏)与高音区所需的气量更大。

比方说,检验结果是,中等程度吸气能支持强奏或低音区演奏10秒左右,静奏或高音区演奏12秒左右。这样的数据吹一般曲子的平均长度乐句是够用的。在平时演奏时,就以这个程度为基准来吸气,而在读谱和练习时,对曲子中特长或特短的乐句进行标注,格外注意其吸气量的调整。这样做的结果,让上述呼吸方法中第2步“预判吸气深度”得到了简化,坚持练习,则最终体现为演奏者供气量弹性的提高。

如果习箫者中等程度吸气能支持的时间比平均长度要长,可通过实验找到更小的适宜程度,并以此为基准来吸气,以节省能量。反之,如果中等程度吸气不足以支撑平均乐句长度,则回到第一个问题——吸不多——的训练上去,提升吸气的能力,直到中等程度吸气量足以支撑平均乐句长度为止。

学箫请看 → 根宁说箫视频教程1-60期

【气法】——怎样让气息够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