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安三万里,诗书众人题

2023-07-14 23:32 作者:花舞今天学习了吗  | 我要投稿

<单聊电影里放映的故事,事件真否尚未考证> 1.为什么要把人做成上下身六四分,是为了区分人和非人吗,杨戬是神,小青是妖都很好看,这里的大家全是六四分诶。还是说是为了把我的目光从他们的形象上移开,而只看到发生在人身上的故事。 2.李白葬友吴指南时吟的是黄鸟,想到大秦帝国了,第一次知道就是在这本书里,然后才去诗经里翻的,抄录了好几遍。 3.若无高适,难出李白。正因为有许多活在人间的高适存在,我们之间才能出现李白这样的谪仙人。两类人并无高下分等,也无对错之别,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两种人我都想要成为,潇洒世间或是两肩担责,都是好厉害的人。但是我既然是后人,那我可得集两家之长,去两家之短,梦想和责任我全都要。 4.将进酒那一段好好看呜呜,直接忍不住直起身看。但是梦一过,太白还是得回到人间,尽尝这万古愁。商人之子走不通科举路,一身才气却只能白做颂语。 5.虽然说李白是仙人,虽然说高适活在人间,但其实人人生而为凡骨,李太白也脱离不开人间的桎梏,会做错选择,会走歧路,会出错,甚至牢狱之灾。我见李太白从昔日纵马行歌快意潇洒的少年变成衣衫破烂的罪犯,又见他从满头白发的失意老人变成一叶扁舟上高声吟啸的谪仙。 6.虽然想把李太白的歧路和缺点狠狠切割,但是仔细想了想,这一切才组成了他,这一切才催生了他,这一切才显得他的“好”弥足珍贵。 7.青年的高适呜呜呜你听我说,李白他一直这样,你别难过,他朋友太多了,很多约定定下来他不记得你打他吧呜呜,但是他当时一定是真心许下的约定,就是可能真心了太多次,乐了,李白你小子,介绍时对高适的出身如数家珍,还为高适写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记忆力明明这样好,感情明明如此深,你小子为什么不记约定呜呜,不过说起来,杜甫更惨来着,悲。 8.是考虑到王维是诗佛才把他做成这个形象吗,还挺有趣的,像观音菩萨。 9.诗在,书在,长安就在。感觉我国的这种现象很多,一座城市,一段故事,一条河流,一句诗词,一株花草,都会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或者是精神符号。其身后映射各种值得牢记的故事,什么时候我能做个集子,就叫千秋雪吧? 10.开场对大家的外貌形象都不甚“满意”,越看却越觉得“好看”起来,这就是故事的加持吧。 11.杜甫,常常因苦难诗见他,读之只觉天下苦难竟至如此,以前的人好难,以前的人好苦。可是可是,我也会记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激励我读百本千本书的诗句,原是他的自我介绍。如此有狂气的杜子美小时候也是这样一个稚嫩青涩的少年,吞声痛哭的少陵野老也曾年轻,也曾满怀信心地等待自己的曲江宴。追光,下一次能做杜甫吗求求你了。 12.对不起,程公公,我以为你是坏人,一直在想你什么时候露出真面目,什么时候杀高适,看完之后:你人还怪好嘞。

长安三万里,诗书众人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