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相关专业知识 —第1章 社会医学(第3天学习)
⼆、B型题 (以下提供若⼲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 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个与考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次、多次 或不被选择。)
1. (共⽤备选答案)
A.躯体性应激源
B.⼼理性应激源
C.社会性应激源
D.⽂化性应激源
E.⽣理性应激源
1. 能⼒不⾜与过⾼期望的⽭盾属于( )。
【答案】 B
2. ⽣活和⼯作的变化属于( )。
【答案】 C
3. 强烈的噪声属于( )。
【答案】 A
【解析】 应激源可分为以下4类:①躯体性应激源:是指对机体直接作⽤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物刺激物,如⾼温、 低温、强烈的噪声、损伤和疾病等;②⼼理性应激源:包括⼈际关系的冲突、个体的强烈需求、能⼒不⾜与过⾼ 期望的⽭盾等;③社会性应激源,概括为两⼤类:⼀是客观的社会学指标,指经济、职业、婚姻、年龄、受教育 ⽔平等差异;⼆是社会变动性与社会地位的不适合,包括上述社会学指标的变迁,个⼈的社会交往、⽣活和⼯作 的变化、重⼤的社会经济变动等;④⽂化性应激源:指因语⾔、风俗习惯、⽣活⽅式、宗教信仰等改变造成的刺 激或情景。
2. (共⽤备选答案)
A.特异性
B.稳定性
C.真实性
D.可信性
E.敏感性
1. 问卷的效度反映了调查的( )。
【答案】 C
【解析】 问卷的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标之间的接近程度,它反映调查的真实性。效度⾼,表明调查结果真 实地测量到了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和特征。
2. 问卷的信度反映了调查的( )。
【答案】 B
【解析】 问卷的信度是指对同⼀事物进⾏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致性的程度,即测量⼯具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信度分析 的主要⽅法包括:①复测信度(或重测信度);②复本信度;③折半信度
3. (共⽤备选答案)
A.研究社会卫⽣状况
B.研究影响⼈群健康的因素
C.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
D.研究社会卫⽣策略
E.研究疾病的治疗措施
1. 社会医学研究的“社会诊断”是指( )。
【答案】 A
2. 社会医学研究的“社会病因分析”是指( )。
【答案】 B
3. 社会医学研究的“社会处⽅”是指( )。
【答案】 D
【解析】 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是从群体的⾓度出发,其主要有以下三⽅⾯的内容:①社会健康问题的诊断,即研究社会卫 ⽣状况,主要是⼈群健康状况;②社会病因的分析,即研究影响⼈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③社会处⽅ 的制定,即研究社会卫⽣策略与措施。
4. (共⽤备选答案)
A.感觉系统
B.循环系统
C.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络
D.运动系统
E.中枢神经系统
1. 社会因素作⽤的门户是( )。
【答案】 A
2. 社会因素的中介是( )。
【答案】 C
3. 社会因素作⽤的控制器是( )。
【答案】 E
【解析】 社会因素被⼈的感觉系统纳⼊,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为中介,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形成⼼理折 射,产⽣⼼理反应及⾏为,即社会⼼理因素致病模式。
5. (共⽤备选答案)
A.健康型
B.⾃创性危险因素型
C.历史危险因素类型
D.⼀般性危险因素型
E.遗传性危险因素型
1. 评价年龄53.5岁,实际年龄51岁,增长年龄46岁,这种类型属于( )。
【答案】 B
2. 评价年龄53.5岁,实际年龄57岁,增长年龄53岁,这种类型属于( )。
【答案】 A
3. 评价年龄57岁,实际年龄53岁,增长年龄56岁,这种类型属于( )。
【答案】 C
【解析】 根据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三者之间不同的量值,将评价结果可以区分为四种类型:①健康型:评价年 龄⼩于实际年龄;②⾃创性危险因素型:评价年龄⼤于实际年龄,并且评价年龄与可达到年龄之差⼤,说明个体 危险因素较平均⽔平⾼;③历史危险因素类型:评价年龄⼤于实际年龄,但是评价年龄与可达到年龄之差⼩,在1 岁或1岁以内;④⼀般性危险型:评价年龄接近实际年龄,死亡⽔平相当于当地的平均⽔平。
6. (共⽤备选答案)
A.地理上可及
B.价格上可及
C.关系上可及
D.服务上可及
E.结果上可及
1. 要求居民步⾏15分钟就有⼀个社区卫⽣服务机构,体现的是社区卫⽣服务的哪个特点? ( )
【答案】 A
2. 社区卫⽣服务机构的⼯作⼈员最好就来源于本社区或⽣活在本社区,体现的是社区卫⽣ 服务的哪个特点?( )
【答案】 C
【解析】 社区卫⽣服务的可及性体现在技术适宜、地理接近、服务⽅便、关系亲密、结果有效,价格便宜(合理)等⼀系 列使⼈易于利⽤的特点。
7. (共⽤备选答案)
A.明确研究⽬的
B.建⽴问题库
C.设计问卷初稿
D.试⽤和修改
E.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1. 头脑风暴法⽤于( )。
【答案】 B
2. 主观评价法⽤于( )。
【答案】 D
【解析】 主观评价法是将问卷初稿送给有关专家、研究⼈员以及调查者阅读和分析,从⽽提出修改意见,主要⽤于试⽤和 修改。
8. (共⽤备选答案) A.33.3% B.40% C.42% D.66.7% E.72.4%
某地2008年年末总⼈⼜为10万⼈,15岁以下⼈⼜数为3万⼈,60岁及以上⼈⼜数为1.2万⼈ 1. ⼈⼜负担系数是( )。
【答案】 E
【解析】 ⼈⼜负担系数又称抚养⽐,是指⾮劳动⼈⼜数与劳动⼈⼜数之间的⽐值,⾮劳动⼈⼜是指15岁以下⼈⼜和60岁及 以上⼈⼜,劳动⼈⼜是指15岁及以上⼈⼜和60岁以下⼈⼜。因此,该地区的⼈⼜负担系数=(3+1.2)/(10-3- 1.2)×100%=72.4%。
2. ⽼少⽐是( )。
【答案】 B 【解析】 ⽼少⽐又称⽼龄化指数,是指60岁及以上⼈⼜数与15岁以下⼈⼜数之⽐。因此,该地区的⽼少⽐=(1.2/3)×100%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