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风云》31.大天 朱 壬鸟

《藤原王朝衰亡史》节选
凯撒里昂·帕里奥洛加斯·尤里乌斯-克劳狄乌斯(著于流离历750年)
流离历740年11月11日,这一天是壬鸟掌权一周年的日子,全帝都举国欢庆——当然,仅限拉马普特河已北的地区,他们的新王使得帝都在短短一年内重新复兴,人们在街头高歌着祂的名字,人们张灯结彩,整个提饭那揭罗都被欢乐的气氛渲染,似乎他们都忘了上一次类似的画面之后发生了什么。
而壬鸟呢?祂真安静的坐在自己的卧室,听着人们高呼着祂的名字:藤原 壬鸟!藤原 壬鸟!...祂的心中百感交集,自己是如此厌恶前面名字,又是如此希望人们爱戴后面的名字。每次一想到自己日后将会已这个名字留名青史,壬鸟就很不是滋味:到头来自己只是藤原氏的一部分吗?祂没有,无意于继承任何人的荣耀,无论他们多么伟大,祂都不愿依附于别人...更何况是哪个被祂亲手杀死的,几乎没有任何荣耀可言的家伙!
几天前,壬鸟、凯撒里昂、赞良和熏曾经就一个事情争论不休:是否要成立一个新的政府机制。古老的帝都建立与贵族和地主之上,国王只不过是管理贵族。如今这必须得到根本的改变。赞良主张学习西方那样重组议会和建立最高法院,使国家权力更为集中。凯撒里昂则更为激进,祂希望直接向那个古老的帝国学习,建立一个全新的帝都:一个高效集权,没有中间人管理的新帝国。皇帝将直接管理祂的人民而不是借由贵族之手,旧的管理体系会被更高效,更直接,更公平的机制取代。这必然会造成人民的异议,庞大的国家内部要没有了贵族做中间人不同地区、不同人的差异会造成许多困难。但皇权的神秘感、神圣感将它们凝聚整合。而且皇帝的头衔无疑比国王伟大的多,而且“还有不少无法解释之处,让人有所遐想。”
但这无疑是有问题的,首先,皇权源于神授,这个无论在东西方都有明确的认识(皇权的神圣感也由此而生。)其次,这对于那些保守的,甚至于说对于普通的百姓都是巨大的冲击,这无疑是篡夺了上天未授予祂的皇位(或许一个国王篡夺了自己的皇位听起来很奇怪)——尽管壬鸟本来就是篡位上台的。再者,那些仍然在位的贵族会怎么想?毫无疑问的他们的权力与利益会被严重削弱,而且不会再有回到他们手中的可能。神社那边呢?多少年来神社小心翼翼的压制着帝都的发展,倘诺这么做无疑会造成神主的强烈不满...
祂难道没有意识到这些吗?毫无意义,有的,这也是祂一直犹豫不决的原因,但与之相对的呢?于公上,这确实是解决帝都现状不少问题的好办法,借助皇帝——而非国王——的名义,祂可以更好的管理整个国家。封建制带来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被解决,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远比封建的贵族国家来的高效,强大,百姓也不易受到中间贵族的压迫。
而于私呢?“藤原”这个姓氏对祂来说早已不是任何荣耀,而是耻辱,而且祂本就不先王的后代,祂想要建立一个“没有虚伪的帝都”,那这个虚伪也必须不复存在。但这无疑会带来比建立帝国更大的冲击。一位国王把自己的姓氏,自己的王朝给更换了?成何体统!不可想象!所以祂需要建立帝国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可以在这个消息掩盖在下面,至少不会这么明显。给帝都带来尽可能小的冲击。
所幸的是,这些的解决远比看上去要简单,壬鸟先是召集大量的僧人和方丈,并声称帝都自古以来就存在一个帝国(这无疑是瞎说),这并不是自己一时兴起的产物,现在要做的是恢复它,仅此而已,与会成员一致鼓掌通过,然后解散,这样以来祂就可以宣称皇权神授篡位之说就根本不存在了。(尽管这看起来非常假,但只要人们愿意“相信”即可)
之后一场全国公投开始,令人吃惊的是整个帝都几乎没有什么人反对这位国王称帝,毕竟壬鸟给帝都带来了梦寐以求的强盛与他们曾经不敢想象的平民的权力。在整个北方只要少数几个顽固的保守派投了反对票。至此尘埃落地,同时借助这场投票和壬鸟之前定下的法律,全国公投凌驾于任何会议乃至国王之上,贵族的意见便不再重要。最后是几乎没有谈判余地的阐里神社,壬鸟决定亲自前往圣域与鹤喰谈判...一切似乎已经注定,虽然都光担忧这会给壬鸟和帝都带来新的麻烦,但壬鸟心意已决,无论是处于哪种理由,祂都将给这一系列的闹剧写上结局,那个旧的帝都、旧的血脉、旧的权力终将被彻底摧毁。壬鸟,这个千年不遇的奇才,将成为一个新的帝王,将古老的传统与新生的文明融合,将会让帝都更加壮大,这种想法既是其帝王之心的缘起,也是其结果。
那天晚上,壬鸟准备前往神社与神主谈判,在最后一批要处理的文件上,祂写下了自己的新名字,这个名字更新的意义也许比祂想象的还要大:
大天 朱 壬鸟,帝都的国王与未来的帝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