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讲:动词て形(1)——动词粘合剂
上一节我们讲到了基本的动词て形的变形规则。就变形来说,て形的规则本身就比较复杂,毕竟非常常用。越常用的东西越可能会产生不规则变形(比如那个「行って」),而且因为习惯的力量,就五段动词来说,读法也被分为了四个不同的子规则。像是之前学到的ます形动词,以及ない形动词,再怎么复杂,也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ない形在五段动词里就只多了一个情况:う段假名结尾的动词,否定要改成「わ」而不是「あ」,然后加「ない」,对吧。
总之,多学、多记、多练、多用,不要看完我这里讲的东西,下去就不学了,这你日语不挂科谁挂科。
第一种动词て形的用法,也是最重要的用法就是充当动词拼接工具。我们使用て形让动词和动词直接连起来,达到一起作用的目的。举个例子。
Part 1 进行状态
我们还记得,「いる」是“在”的意思,对吧。虽然这个词只用于生命体,但是在推广意思之后,我们甚至可以把它拿来当成物体执行某种进行状态的工具。只要一个词语出现了动词て形,后面跟着「いる」,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动作处于一个进行的状态之中。
愛して(あいして)いる。(我爱着你。)
家(いえ)で掃除して(そうじして)いる。(在家里打扫卫生。)
ここで泳いで(およいで)いる。(在这里
洗澡下饺子游泳。)商店街(しょうてんがい)に散歩して(さんぽして)いる。(在商店街里闲庭信步。)
要说动词粘合剂,就是因为动词本身是体现动作本体“在干什么”的意思,而要体现进行状态,按照变形规则来说,它的后面就得用一个「いる」表示“在”;而两个都是动词,日语里动词和动词是不能直接拼起来用的,所以动词发生变形,将体现意思的动词(「いる」左边这个动词)变为て形,然后加「いる」就可以了。
它的感觉是进行状态,但又和英语里的进行不是特别一样。比如第一个句子,我们都知道“深爱着你”确实属于进行,但在英语里我们基本上碰不到 I'm loving to/with you 之类的说法,因为“爱”一般是不用进行状态的。如果你要用语感来行事的话,请使用中文的语感来理解,比如“在……”、“……着”都是合适的翻译模式。
不过,有些时候还是不一样。来看这个例子:
ここは沢山(たくさん)の湖(みずうみ)が____(ある)。(这里一直都有很多的湖泊。)
这里要用进行状态吗?No。可能你会觉得,明明一直都有显然是进行的啊。这种表示存在性的动词是不用进行状态的。即使我们在中文里加了“一直都”这样的、暗示进行的词语,但日语里仍然不用进行。所以这里就填「ある」即可。
——____(知る)よ。(——我知道哦。)
「知る」读作「しる」,是“知道”的意思。
这个填什么呢?这个填进行状态「知っている」。你可能会很奇怪,这“知道”还有进行“正在知道”?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翻译的,知道是一种状态,比如我“知道”这个事情的经过,或者说我“不知道”这个事情的经过。知道和不知道是表明这个人对这个事情的了解程度,它不会因为现在知道隔一段时间就不知道了。最多忘掉,也不代表这个人不知道这个事情。
换句话说,这个人不论是什么原因知道了这个事情,也无关以后事件如何发展,这个人此时此刻的状态是“知道这个事情的”,并且动词的趋向是“他未来也知道这个事情”。这就意味着这个人是“一直都知道”,虽然这个“一直”我们没有必要翻译到句子里面去。在日语里,只要状态是延续的、状态正在进行之中的,哪怕这个动作在中文里无法翻译出来,或者是没有必要翻译出来这个进行状态,它也得用进行状态。这一点来说是严谨的。所以,这里用进行状态「知っている」。
搞明白了吗?
まだ書いて(かいて)いない人(ひと)が____(いる)ですか。(还有没写完的人吗?)
あの人(ひと)はもう____(死ぬ)。(这个人已经死了。)
ご飯(ごはん)は____(出来る)よ。(饭已经做好了哦。)
「出来る」读作「できる」,是“完成”、“做好”之类的意思。以后我们还会接触到它,到时候还会细讲它,它还是很重要的一个词语;而这里我们直接当一般动词记住即可。它是一段动词,所以如果要变为て形的话,改成「出来て」即可。
我们试着用我们目前学过的语法来思考这三个句子到底该不该填入进行状态。
答案分别是「いる」、「死んでいる」和「出来ている」,后面俩都要用进行状态。你答对了吗?
在口语里,因为「て」和「る」中间有一个假名「い」,如果发音按照标准读法的话,「ている」比「てる」读起来要“复杂”和“麻烦”一点。所以在口语里,动词て形后跟「いる」的时候,这个「い」假名是会被省略的。最常见的就是「愛してる」了。这个词本来读「愛している」,但是口语读法就简化了一下,把这里的「い」给省掉了。比如上面的四个句子:
愛して(あいして)る。(我爱着你。)
家(いえ)で掃除して(そうじして)る。(在家里打扫卫生。)
ここで泳いで(およいで)る。(在这里
洗澡下饺子游泳。)商店街(しょうてんがい)に散歩して(さんぽして)る。(在商店街里闲庭信步。)
这个在口语里出现得极为频繁。
Part 2 完成状态
为了让动词体现完成的状态,我们有一个动词叫「終う」。它读作「しまう」,自身单独使用就是“终止”、“结束”之类的意思。它是一个动词。但是,它也可以配合动词构成完成状态,即这个事情的状态已经是完成了的状态。
和前文一样的是,因为都是动词,所以如果要配动词构成完成状态的话,「しまう」前面这个动词要使用动词て形,而此时因为「しまう」没有单独使用,所以一般被认为是一个表达完成状态的助动词,所以此时「しまう」一般不写汉字。这个在最开始“动词初步”的内容里提过:动词如果本身拿来当成辅助动词使用(比如构成形式啊、构成特定意思之类的),自身即使可以单独使用并写汉字,但此时也不会写汉字。
下面来看一些例子。
忘れて(わすれて)しまう。(已经忘掉/忘光了。)
死んで(しんで)しまう。(人
都硬了已经死掉了。)言って(いって)しまう。(我说完了。)
和前文进行状态的理解方式类似,完成状态也是看动词发生的这个动作是不是已经完成。如果完成了,那么用「しまう」加在动词后面去就可以了。
在口语里,「てしまう」这个组合(动词て形+「しまう」)因为出现比较频繁,读法也被经常省略。「てしまう」会被读成「ちゃう」。而「でしまう」则是「じゃう」。
忘れちゃう(わすれちゃう)。(已经忘掉/忘光了。)
死んじゃう(しんじゃう)。(人已经死掉了。)
言っちゃう(いっちゃう)。(我说完了。)
这里的て和で不复存在,但不代表它不是用的て形,只是在口语里读法被简化后看不到这个て和で了。我们来做几个题。
こんなに雨(あめ)にぬれたら、風邪(かぜ)を____(引く)んだよ。早く(はやく)着替え(きがえ)なさい。(被雨淋湿了的话,就会感冒的哦。赶紧去换衣服吧。)
買った(かった)ばかりの傘(かさ)をどこかに____(忘れる)。(刚买的伞完全忘了放哪里去了。)
この宿題(しゅくだい)を____(する)から、ゲームで____(遊ぶ)くる。(因为作业做完了,所以去玩游戏。)
这四个空填什么呢?
答案分别是「引く」或者是「引いてしまう」、「忘れてしまう 」、「してしまう」和「遊んで」。第一个空可以用「しまう」也可以不用。用了的话,就表示“下雨淋湿之后,‘引发感冒’这个状态就会完成”,也就是说“会变成感冒的状态,流鼻涕啊、发烧之类的状态”;如果不用也可以,不过就没有这种意味的强调了;第二个是「忘れてしまう」表示忘光了;第三个空表示“作业做完了”,所以「してしまう」表示“做完了”;而最后一个空,只是一个简单的动词+动词的结构。这个我们还没有讲,记住就行:动词和动词作为粘合剂是需要让前面的动词改成て形才可以。所以这里是「遊んでくる」这么组合。
Part 3 和普通动词粘合在一起用
除了构成基本的状态以外,日语还使用动词て形来和别的动词进行粘合,达到动词意思叠加的效果。我们最为常见的就是“去做什么事情”、“来做什么事情”、“想做什么事情”之类,又或者是别的动词,比如“吃完了饭去散步”之类。
我们来看一些例句。
食事(しょくじ)が終わって(おわって)散歩します(さんぽします)。(吃完了饭,然后去散步。)
あの子供(こども)は食べて(たべて)寝ます(ねます)。(那个小孩子在吃饭,然后去睡觉。)
お茶(おちゃ)を飲んで(のんで)休む(やすむ)。(喝茶,然后休息。/喝茶的时候休息。)
虫(むし)は顔(かお)へ飛んで(とんで)来ます(きます)。(虫子朝脸上飞了过来。)
ずっと一人(ひとり)ぼっちで生きて(いきて)くる。(一直都是一个人生活。)
成都(せいと)から東京(とうきょう)へバスで乗って(のって)行く(いく)。(从成都乘公交车去东京。)
好吧最后一个句子是搞笑的,当然为了举例,我是故意这么说的。
可以看到所有的例句都是动词+动词的构成。第一个动词要用て形补充后面这个动词的前期发生情况,或者是额外附加添加动作情况。按照日语的说法方式和习惯来说,后面这个动词更重要,而前面的作为补充说明出现,所以变形只改变前面这个动词。而请注意的是,第 5 个例句(倒数第二个)的「来る」只能写它的假名形式「くる」而不能写汉字,是因为它在这里只起到了一个抽象的“来”的作用,实际上的“来”的动词用法没有直接得到体现,而这里是隐喻这个人“从以前到如今,风霜雨雪走了过来,都是一个人生活”的含义,使用「来る」这个动词刚好符合我们这里“过来”的抽象含义,所以用的是这个动词;而最开始就说过,表示这种抽象含义的动词是不写汉字的,它被“退化”成一个助动词使用,因此只写假名。这样的动词有很多,比如「行く」、「終う」等,这个我们遇到一个解决一个。
Part 4 表示动作相继发生
前面我们介绍了一种动作相继发生的用法,它是把两个动词放在一起的。不过有些时候不一定两个动作都针对于同一个对象,比如前文的“孩子吃了饭然后就睡觉”的过程都是在说这个孩子本身的事情;但是如果两个动词的动作发生对象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不能这样使用て形放在一起了。但是也没复杂到哪里去。你只需要把一个句子拆成两个部分来说就可以了。
家(いえ)へ帰って(かえって)、宿題(しゅくだい)をします。(回到家,就做作业。)
朝(あさ)起きて(おきて)、ご飯(おはん)は食べる(たべる)。(起床,然后吃饭。)
田中(たなか)さんはピアノを引いて(ひいて)、私(わたし)は歌(うた)を歌います(うたいます)。(田中先生弹钢琴,然后我唱歌。)
这个句子还能变得特别长,只要句子的动作是相继发生的,不管拼接了多个部分都可以。
放課後(ほうかご)、私(わたし)は家(いえ)へ行って(いって)、晩ご飯(ばんごはん)を食べて(たべて)、宿題(しゅくだい)をして、ゲームを遊んで(あそんで)、顔(かお)を洗って(あらって)、最後(さいご)は寝る(ねる)。(放学后,我会朝着家走,然后吃晚饭,然后写作业,然后玩游戏,然后洗脸,最后睡觉。)
我故意造了个这么长的句子,就是让你体会这种用法。在日语里,顿号(就是我们说的逗号)是可以不写的,看你到底需不需要说话的时候中顿。如果要的话,那么顿号就可以加上去,就像是句子这样;当然,其实可以不写,也不会影响句子的意思和语法。这就是为什么动词て形显得很重要。如果顿号没有了的话,有些读者就可能会把这个动词后面的这个部分或成分给结合起来。
举个例子吧。假设前面没有用て形,第一个句子就成了这样:
家(いえ)へ帰る(かえる)、宿題(しゅくだい)をします。
而日语里的逗号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去掉也无所谓,因此句子其实就这个样子的:
家(いえ)へ帰る(かえる)宿題(しゅくだい)をします。(开始做回到家的作业。)
比如这个句子。我们说过,动词是可以直接修饰名词的,如果动词放在名词之前,就很有可能被认为这个动词是在修饰这个名词成分。怎么翻译呢?“回到家里的作业”呗,直接把动词凑在名词之前,然后加一个“的”就可以了。不过……“开始做回到家的作业”?这个“回到家的作业”是什么鬼?作业难不成还自己长腿了?
虽然我们知道句子好像不能这么翻译,但总有一些时候这种情况是可能正确的,它只是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句子里是不成立或者不对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动词变形。
有了て形,我们就不怕动词后面的这个顿号去掉导致句子二义性了。
パソコンを持って(もって)会议(かいぎ)に出席する(しゅっせきする)。(带着电脑参加会议。)
有了て形,你就不会“自然而然地”把动词和名词结合在一起了。
Part 5 其它固定结构
有些时候我们还是记住固定句型和使用的话,比起分析句子的原理来说要快。如下的一些句型可以用到动词て形。
5-1 て形+ください
这个是最常见的情况。我们直接在动词て形后加上「ください」表示说话方是委婉地让你执行某个事情,所以翻译成“请……”,略带命令的含义在里面。
そこに座って(すわって)ください。(请坐到这里来。)
これ、教えて(おしえて)ください。(教一下这个吧。)
書いて(かいて)ください。(请写下来。)
「ください」是「くださる」这个动词的命令形。命令形的内容我们在之后会讲到,这里因为无法说清楚具体缘由,所以我们记住这个固定句型就行了。
这种情况下,「ください」是不用说的。因为一般用て形然后结尾的句子都是表达一种命令,所以「ください」是可以不说出来的。
そこに座って(すわって)。(给我做到这里来。)
これ、教えて(おしえて)。(教一下这个吧。)
書いて(かいて)。(请写下来。)
这是一种简化的说法,所以不要以为动词て形是可以当作句子结尾的。它只是省略掉了「ください」这部分内容。实际上て形是不能作为句子结尾出现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你直接这么说,对方就会知道这是一种特殊特别的简单说法而不会认为是一个错误的语法。
「ください」有一个显著的隐藏信息点是,动作执行方向一定是他方到我方的这么一个方向。比如这几个句子分别的含义是“我想让你坐到我这里来”,“想让你教教我”和“我这里是有需求,需要你写一下这个东西来帮助我这里处理/完成某个事情或者任务”。
5-2 て形+は+いけません
「いけません」是“不能去”,是「いける」(“能去”的意思)的变形;而动词て形后加一个助词は,然后带上这个词语,就表示“不能做什么事情”。语义再严重一点,就是“禁止做什么”。
教室(きょうしつ)でものを食べて(たべて)はいけません。(在教室里不能吃东西。)
この部屋(へや)に入って(はいって)はいけませんか。(我不能进入这个房子吗?)
这里「は」是助词,而它前面直接用了动词て形,初学会觉得有点奇怪,所以这里记住句型即可。
「いける」实际上也是「行く」这个动词变形过去的。不过这里不好说,牵扯到很复杂的变形,这个我们就不在这里说明了。变形方式是这样的:「行く」→「いける」→「いけます」→「いけません」。
Part 6 总结
6-1 术语
本节没有术语。
6-2 词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