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拼的是思维
下面是我的学生的习作。这两个孩子曾经是作文困难户,如今议论文已经轻车熟路,稳定在二类中以上水平。
娃写的题目是上海徐汇区2022年年底的高三区模拟考作文题目:
生活中,不少人更看重那些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用它们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请写一篇文章,对他们加以劝说。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对于作文,我一直坚持练思维大于背范文。用砍价的思维,写归谬的思辨,大于堆例子和堆排比。
熟悉的朋友可以看到孩子虽然语言还是不成熟,错别字和病句还是有,但是瑕不掩瑜,娃们深度思考足以让他们脱颖而出。
当孩子们思维升级了,只要他们未来加大练习量,马上就可以组合出优秀的文章。而且这种思维的锻炼,也可以让娃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升级。
人生很长,考试很短,风物长宜放眼量!
放下面子,完善思维
生命有自我证明和自我实现的本能,折射在现实中,好比一些人更看重那些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用它们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且合乎情理,但
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做法有助于人们坚定个人选择,减少异己干扰,主观上属于利己的行为。在一些情况下,寻找有利证据的自证可视作对舆论的有力对抗;地心说尚是主流观念的时代,哥白尼的日心说堪称离经叛道,正是他在寻找证据过程中不断坚定的信息和他个人不盲从大流的精神让他得以保留自己的见解,迈进科学的一步。
然而当下的人们所做的事与此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科学研究是从无数次推演和实践中得到结论,继而搜索旁类佐证的;现在的大多人没有经历全面合乎理性的思考,仅凭借有限的阅历或资料,草草定下观念,这之后才去寻求证据,属于本末倒置的行为。预设好的结论则会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影响人们的选择,使他们局部地去查阅史书或社会实事,着重于寻找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于是加重了片面的看法。男女有别乃21世纪热议的话题,网民们各执一词,纷纷搬出用以自证的社会事件,不同观念的网友间常常引发语言冲突甚至上升至网络暴力。实际上,如果能跳出固有的思维成见,以全局的观念搜阅古今的资料,便可见今日之无数都来自“歧视”与“被歧视”而已,没有对错之分,而重在采取行为力求改变。
刘擎说:“一个错误的、固定的看法,比无知的状态更加危险。”处在“舒适圈”中的人们很难看到这种状态下的弊端,如果不尝试打破成见,去寻找自己的认知之外,甚至与之相悖的例子,人就不会更新思维模式,学习到更与时俱进的生活方式。主动将自我纳入信息茧房中,所营造的不过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自信”与“正确”。《三体》中的人类被打上了思维钢印,使其坚信信条,然而信条的内容被篡改,引发了人类的集体绝望与反叛。一味地看重自我正确性,而不去吸纳更多可能,无异于自取灭亡。
实际上,人们常常不是因为看不到弊端,而是出于自证、自负等微妙心理固执己见。我们应做的是放下自己那点面子,不只要看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更要看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形成思维的交流碰撞,从而完善自己的思维。形成找证据和与不同观点交流的闭环,便能不断进步。
科学验证,扩展认知
在生活中,有的人更看重那些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用它们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我并不赞成。
对于这里的“看法”,我将其分成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两种判断进行思考,对于事实判断而言,最好的证明自然是以科学方法进行验证,但是当遇到无法在当下进行验证的判断之时,我们往往需要寻找证据来对它的正确性进行理性猜测,在此过程中看重支持自己想法的证据无疑是必要的,屠呦呦从古籍里收集到证据,经过与团队的不断努力,终于研发出了青蒿素,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若是不看重这些支持自己的证据,又怎么能有决心敢于对新的方法进行实验呢?但是看重不支持自己想法的观点也非常重要,若是只看重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那我们难以对事件进行全面的了解,也很容易被引人死路。在古代欧洲,“地心说”的想法十分盛行,尽管从后人的视角来看,这个观点的部分的确具有正确性,能找到支持它的证据,但同时存在着根本性的巨大谬误,而当时的教廷不愿看重反对自己的“日心说”的观点,甚至对反对他们的学者实施迫害,但最后事实证明了“日心说”是正确的。故在进行事实判断时,我们应该看重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但是对不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也不能忽视,两者应该达到平衡的状态,在具备自信与动力的同时,也要依据证据不断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反思微调。
对于价值判断而言,经过了理性的“祛魅”后,我们拥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随之而来的是我们也无法找出完全正确的判断,只能通过对比来看出不同观点在某一方面上孰优孰劣。在这种情况下,决定观念主观上正确与否的关键实则在于个人,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倾向的看法也自然不同,而人们的生活中又离不开观念所编织出的意义,就如马克思韦伯所说的“人是悬挂在自我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两个事实相结合,不难发现证明自己价值判断上的观点实则意义并不大,反而更重要的是加深对自身价值观的理解,以及对社会,自然中的客观事实进行深掘,帮助我们做出更加合适我们自身的价值判断。而若以此为目标,看重不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反而更为重要,我们能借此对自身的观点看得更加全面,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对其他维度层次的看法进行了解。故对于价值判断而言,我们应该更注重不支持自身观点的证据。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在进行事实判断之时,注重支持与不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之平衡,后需以科学的方式进行验证,而进行价值判断之时,注重不支持自己观点的看法,扩展自身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