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 《逻辑学》 本质论第一章:映象(下)(9)
映象是否定物,这个否定物具有一个有,但映象又是在一个他物中,在自己的否定中;映象是非独立性,它在自身中被扬弃并且是虚无的。所以映象是回到自身的否定物,是作为在其自身中非独立物那样的非独立物。否定物或非独立性的这种对自身的关系,是它的直接性;直接性是不同于否定物自身的一个东西;直接性是否定物对自身的规定性,或者说直接性是对否定物的否定。但是对否定物的否定就是只与其自身相关的否定性,是规定性本身的绝对扬弃。
”否定物对自身的关系是它的直接性,直接性是不同于否定物自身的一个东西,直接性是否定物对自身的规定性,或者说直接性是对否定物的否定。“这一段讲的是,任何直接性它其实都已经是个否定物、是个有规定的东西了,而这样的一个有规定的东西,它本身就是自身关系,它不仅是被自身关联的活动性产生的,它自己也是个自身关联的活动性。费希特其实也有类似的思路,他会从一个绝对自我的设定活动去解释一切被给予性。这里就会涉及到所谓的受动本身,其实也是活动——受动本身也要通过活动来解释它只是另一个视角的活动。(本质论最后的主动实体和被动实体也是类似的思路。)
所以,直接性看似是否定的否定物、否定的规定,看似是一个规定,它好像直接在这里,好像是一个不是被任何规定活动产生的、直接在那里的东西。但其实这样的一个规定的直接性,恰恰也是绝对否定性,恰恰也是一个自身关联的活动性。
所以黑格尔的
对否定物的否定就只是与其自身相关的否定性,是规定性本身的绝对扬弃,
也就说的是任何直接性它作为规定性的扬弃——在这里有这样一回事,它本身作为否定规定性,它已经是一个活动了。任何看似直接在这里的,它其实也是通过扬弃掉规定而形成的,也就是说有直接性这样一回事,其实也是扬弃掉了活动以后才产生的。所以在先的总已经是绝对否定性的活动,一切直接性其实就是它自己的一个直接性。
所以我们会看到,对活动性的这样一个强调,让黑格尔和费希特某种意义上和德勒兹是非常相像的。这也是为什么黑格尔和费希特是一种绝对内在性的形而上学,这一点特别像德勒兹,德勒兹后面也会强调一个内在性。(我们会在存在论的“微分”的思路里讲到黑格尔费希特和德勒兹的区别和联系。)
所以在本质中的映象是一种规定性,而这种规定性是无限的规定性,它是那种只与自身消融的否定物;所以它是这样的规定性,即它是独立性而又不曾被规定。
“在本质中的映象一种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是无限的规定性“。这句话总结了上面讲的:任何规定性,无论是直接的,也就是规定性的自身扬弃,还是作为否定物的规定性,都是绝对否定性中介后的一个结果了,或者说它们都是绝对否定性自己的直接性。
所以黑格尔才说,规定性是那种只与自身相融的否定物,也就是绝对否定性这样一个自身相关的否定性。也就是说,否定不是外在去否定一个直接性,或否定外在否定的否定物,否定就是只否定自身,而这样一个直接的自身否定,就是直接的反思的自身规定,直接的自反性。
这里我们可以类比康德的先验统觉。黑格尔对康德先验统觉的批判,无非也就是说,不是先验统觉要去规定外在被给予的一个可规定者,不是先验统觉要去规定一个外在给予的直接性或否定物,而是说,先验统觉就是绝对的自反性,它只规定它自身。所以一切直接性其实都是先验统觉的自身规定本身的一个环节罢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任何康德那里认为是感性被给予的东西,本身作为规定性也已经是一个自身关联的否定性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