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海军志——外来的主力(宁海号)
许久没来写专栏了,趁着有时间写一篇吧,本篇可以看做新系列,也可以把前面的几期当做二战的外传,本系列主要讲述二战前到今天(不知道能不能讲的到)的中国海军中比较有代表性或者知名度高的几艘舰船。
本篇非专业研究,仅为科普文章。感谢海涵。本篇仅为历史文章,无任何其他含义。
讲到中国海军,大家还是能说出很多舰船的,但是如果我改成,抗战时期的中国海军,那么至少我们想到的船就不禁弱势了许多,大多都是几千吨的船,与同时期的列强们无疑有着很大的差距。
本期我们讲述的便是国民政府时期所制造的最大型舰船——宁海号(宁海排水量比姊妹舰平海要大)
出生与归国

宁海号并不是由中国所制造的,而是当时的海军向日本方面订购的一艘巡洋舰,并且船价用东北大豆来折价分期付款。(请注意,以大豆分期付款的说法有争议)
长106.7米,宽11.9米,吃水3.96米;排水量2,958吨,。动力部分为四部油炭混烧式锅炉,10,579匹马力,最高航速23.2节,12节巡航时续航力5,000海里。配备140毫米双联装炮3座6门,最大射程10000米;76毫米高炮6门,机关炮10门;535毫米鱼雷发射管4具,鱼雷8枚;设深水炸弹投放装置,配深水炸弹9枚;可载水上侦察机2架,编制乘员军官42名,士官97名,士兵222名。是当时海军的主力舰。
宁海号于1931年10月10日下水,当时已经爆发了九一八事变,而在之后的一二八事变期间,为了不影响远在日本的宁海号,海军部长陈绍宽下达了海军不得参战这一有争议的命令,终于,1932年八月,宁海号回到中国上海,当时有许多民众争相观看这一中国最先进的战舰。此后江南造船厂还按照宁海舰仿制了一艘——平海舰,于1935年下水(零件由日方提供,武器由日方在日本安装)平,宁二舰也成为了当时海军的中坚力量。

根据当时的海军构想,两舰并不用承担远洋航行任务以及舰队决战,更多的是用于内河和近海作战而且国民政府还借此机会用海军舰船震慑军阀,这也是宁海号不到三千吨的排水量却装上了140毫米的主炮。事实也证明了她们的战场也如预料的一样在长江。
首战亦或终战——血战江阴
1937年,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宁海号作为主力,与姊妹舰平海号赶往江阴要塞并参与了江阴保卫战,中方在一开始就实施了封江战略首批自沉的军舰为舰龄最大的“通济”练习舰、“大同”、“自强”轻巡洋舰、“德胜”、“威胜”水机母舰、“武胜”测量艇、“辰”字与“宿”字鱼雷艇,这批军舰大多为清代遗留的旧舰。此外,海军还向招商局与各民轮船公司征集20艘轮船同时自沉以构成江阴锁线,在各舰到达位置后,陈绍宽将军下达沉船命令,

看着一批舰船缓缓下沉,许多战舰都进行过自沉作业,但是都是到了形势严峻无可挽回的情况,就比如日军的比叡号战列舰,而像这样未战而先自沉的策略又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无奈和国力的衰微,但是期间由宁海,平海,逸仙等舰构筑的防空火力,屡次打退日方空袭,其中的许多次空袭,便来自于十分有名的加贺号航空母舰,在9月20日后,日方更是宣称要集中优势航空兵力,优先打击平海,宁海两舰“要将中华民国海军彻底的从历史上抹去”1937年九月二十二日,整个战役中最惨烈的战斗拉开了序幕,第一波日军进攻便对平,宁,两舰造成了不小的伤害,虽然炸弹没有直接命中,但是破片仍对舰体和船员们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平海号的舰长高宪申腰部受伤,伤势一时十分严重,但他却选择了坚持指挥,用绷带将伤口缠住,继续坚守岗位。随着日军的两波进攻进攻过后,平海,宁海,应瑞等舰均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且高射炮弹也所剩无几。但日军并未给海军们休整的机会,次日,更惨烈的战斗大响了,一批又一批的日军飞机向宁海发动攻击,“宁海”舰陈宏泰舰长临危不乱,急令高射炮专打空中敌机;高射机枪改为平射,对付俯冲低飞的飞机。 但是双拳难敌四手,虽然没有直接命中宁海,但许多近爆弹仍让宁海的舰体收到了巨大的损伤。

下午3时30分,“宁海”舰进水已经甚多,舰体向右倾斜。在硝烟中蹒跚向上游驶去,敌机群见“宁海”受重创,更是组织了10余机跟踪轰炸。当时舰上各炮位的炮手伤亡惨重,舰长陈宏泰也左腿中弹,4时30分,“宁海”号为保全舰体,驶入水浅的八圩港,并在北岸搁浅,在经历了数场战斗后,这个被中国海军视为主力和珍宝的舰船,如今静静的侧倾在河滩中,属于她的江阴保卫战结束了,她已经拼尽了全力,为守护其他舰船,为守护身后在淞沪奋战的国军兄弟,付出了她最大努力,可以说无论是宁海号,还是整个海军,在这场战役都付出了最大的代价,为淞沪会战七十多万陆军守住了后背,也为工厂,政府机关等的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但是,属于她的征途却还没有结束。。。。。。
归乡?或身在异乡?

此后的宁海号在1938年被日军打捞和修复,她本来要与妹妹平海号被交付给汪伪政权,但是日方食言,在修复完成后自己用了一开始两舰作为训练舰使用,但在1944年后,又将两舰改为巡洋舰,平海改名为“八十岛”,六月八日将“御藏”宁海改名为“五百岛”并赶赴前线,宁海号又一次回到了她的故乡,回到了她被建造出来的地方,但是她感受到的不会是重新返乡的喜悦,只会是败军被俘的耻辱,“中国最大的战舰如今是日本战舰”不知道有多少日本军人会说出这句带有讽刺的话,或许当他们想起这是日本建造的舰船时相比与“欢迎回家”他们更像是会说出“中国人连舰船也不会造”之类的话语。所以宁海号的身上已经带着一份歧视。日军也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了,早在对马海战中,三笠号后方一直跟着一艘二等战舰,她的名字叫——镇海,
终局——远望神州

1944年九月,宁海号被美军潜艇击沉。被自己奋战了一生的国家的盟友击沉,或许是有些戏剧性的,但是重点不是在武器身上,当宁海号被打捞出来被日军所用时,她就不再是曾经的宁海,也不再是反法西斯的战士了,但宁海的大半生都在为中国奋战,在我们心中她也是中国海军的骄傲,这一点无可非议,最终她沉入了海底,她最后也没能再回到中国,回到那个她和妹妹,和一众战友奋战过的地方,中国人最讲究落叶归根,但远赴日本是有三人,而最终只有逸仙号归来,虽然隔了一道海峡,但是那里毕竟是祖国的领土。
她用弱小的身躯面对着强敌,用尽自己的权利,和敌人战了个你死我活,无论如何,她永远属于华夏,永远是中国海军的骄傲。

谨以此篇纪念抗战中牺牲的宁海号战士
谨以此篇纪念抗战中牺牲的的烈士
谨以此篇纪念每一个为海军事业呕心沥血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