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荧屏 | 煤炱不是煤
◎李景祥

点击可看大图
2022年1月18日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播出《舌尖上的历史(第二部)2美食家孔子》,主讲老师提到了《吕氏春秋》里记载的孔子与颜回的一件事:孔子困于陈蔡,七天没有吃饭,颜回想办法弄了一点米,要做饭给孔子吃。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抓了点饭自己先吃了,以为他不敬尊长。颜回感受到老师的不快,回答说因为刚才有“煤炱”掉到了饭上,丢掉又不好,才把脏掉的饭吃掉了。听颜回这么说,师生之间的误会也消除了。主讲老师解说:“当时已经煮饭了……而且使用煤,已经用煤来做饭了。”(字幕同步显示)《吕氏春秋》中这个故事并未讲到用煤来煮饭,主讲老师又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颜回攫食”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任数》,颜回向孔子解释的原话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高诱注:“煤炱,烟尘也。”煤,本义为烟灰,《玉篇·火部》:“煤,炱煤也。”炱,音tái,义为由烟凝积成的黑灰,意思与“煤”本义相近;煤炱,即指凝聚的烟尘、烟气所积的黑灰。煤炱和现在作为燃料的“煤”不是一样东西,柴草燃烧也会产生烟尘,主讲老师因为有“煤炱”落到饭上而认为当时是用煤来煮饭,是不准确的。
用作燃料的“煤”又叫“煤炭”,是古代的植物压埋在地底下,经复杂的化学变化和高温高压而形成的黑色或黑褐色矿物。我国古人何时以煤为燃料,学界说法不一。但在明代之前,现代的煤炭一般被称为石墨、石炭,明代才开始称“煤炭”。所以主讲老师由“煤炱”关联到煤炭,在孔子那个时代是站不住脚的。况且,当时困于陈蔡的孔子师徒,好不容易弄到一点粮食,条件艰苦,能烧柴草做饭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弄到煤来煮饭呢?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22年第4期《追踪荧屏》栏目。)

电子刊
我刊邮发代号4-641,欢迎至各地邮局订阅。也可拨打我社邮购部电话021-53204211订购。您还可以通过微信扫码订阅。(注意:电子刊只能在手机端阅读,购买后无法退款)

跳转邮政微商城订阅

订阅2022年全年电子刊

咬文嚼字公众号

咬文嚼字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