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师网:带你从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
教育部下发文件,推进中小学教师师范生免试资格认定工作。这一重磅消息不得不引起聚师网和大家的好奇心,大家纷纷打听师范生的身份。
这要从我国师范教育最辉煌的时期说起。上世纪八年代左右,我国人口增长很快,而且此时的国家经济已经比建国初期有了很大的好转,在此基础上国家开始普及义务教育,所以当时中小学师资力量极为匮乏,于是全国各地大量开办师范类学校,县级有师范短训班、地市级有中等师范学校,省级多数综合性师范大学有开设师范专业。当时我国还没有教师资格证这个概念,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即自动获得教师资格,“包分配”至教师岗位。
那时候师范学校和专业都很抢手。第一个原因是可以获得“农转非”户口,这是当时所有拥有农业户口的人都渴望获得的。因为有农业户口的人,农忙时要耕种责任田,农闲时要参加义务劳动,每年还要向国家缴纳公粮税。缴纳公粮税后,剩下的粮食可能不够养家糊口。非农业户口的生活要好得多。没有劳动任务,国家还发放食品券。这就是所谓的“吃皇粮”。第二个原因是公办教师在当时也是干部,有机会直接调到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就是这群人,支持了中国近三十年的基础教育。
90年代初,国家调整人口结构,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青少年数量明显减少,对教师的需求也相应减少。教师短训班被关闭,中等师范学校改建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或与其他学校合并,综合性大学的师范专业也大量减少或取消。师教育从此进入了一个寒冷的冬天。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提倡发展“三农”。不需要缴纳农业税,非农业户口也没有粮食供应,师范毕业生也没有分配。再加上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没上过学的人到工业发达的地方工作,收入也能超过学了十几年书的老师,所以愿意在师范学校读书的人就更少了。招的人很少,愿意学习的人也很少。教师教育的寒冬就这样持续着。
直到2010年,我国青少年儿童数量增加,但教师结构仍停留在原来的状态。因此,国家迫切需要扩大师资队伍。因此,规定办理教师资格证的科目不限专业,不限考生是教师还是非教师。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迅速扩大。
追求数量的结果,必然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质量下降。在教师数量趋于稳定的今天,国家也开始严格要求质量,希望以专业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一批专业的教师。因此,出台了“师范生免试中小学教师资格”的政策。
聚师网和大家一起期待现在的师范生专业培养让大家看到师资队伍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