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词典里,不允许出现“差生”!

小z首发视频完整文稿
【补精彩讲座】真理等于逻辑?王德峰:这是时代的错误【首发字幕】BV1NS4y1p753
王德峰:我说在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词典当中,不允许出现这样一个词汇,就差生

提问:我们从小常备用差生和优生来做区分,我们如何对待这种社会给予的价值规定呢?
社会给予的评价标准呢,有些是这个社会的这个性质,时代的特征规定出来的,生发出来的,就我刚才讲资本和技术
【详见:社会划了一系列标准来评判不同人,这个标准应该拿掉!】
视频文稿:https://b23.tv/HgPYe1R
大多数社会给予的标准都是这两样东西,生发出来的,
你比方说教育,这个教育怎么评价被教育的学生?小学如何评价小学生?这个学校如何评价他的小学生?中学这个学校如何评价再多的中学生?
这种评价对中学生本人,小学生本能是节关重要的啊!
你老是在这个小学里边得奖,或者这个中学里边得奖,什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啊,那你的精神成长的感觉就非常好是吧?
那么还有一种人呢就被归为差生,你知道吧?有的中学是做了很错的事情,他把那些成绩一直不好的学生,放到一个班里去了,虽然没给他差生班的名称,大家都知道,差生还有那些学习学习成绩向来比较好的,不过那个那个班这个班的实际上就叫尖子班,你知道这就是一种评价方式

这种评价方式对于个人的精神成长,是极其不利的,是压抑的,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一定要改变现状,我以前曾经在某一个场合发表了,我这样一个观点,

我说在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词典当中,不允许出现这样一个词汇,叫差生
1你是个教育工作者,在你的用语当中,也就是你的词汇里边,你的词典里边怎么能允许出现差生这个词?
如果出现这个差生这词,你就是个不合格的人,不合格的教育工作,你没资格
差生是怎么被判断出来的呢?不就是文化科考试成绩吗,能拿这条标准来区分优等和劣等吗?优和差吗?
不行
比如说我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是吧,哎,假如这个学校都以体育成绩做,做什么标准的话,我肯定是差生了是吧,哎那么现在都以文化课考试成绩做标准的话呢,有些人都自然被列入到差生范围内,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地方,你也许数学学不好哎,文化课成绩也许不好,但绝不妨碍你是个能工巧匠,唉你做航母做的比所有的人都好,
你天生就是个能工巧匠,这哪里差过了啊?将来你是个了不起的工艺大师,是吗
你叫我去这个手上捏面人啊,你也做雕塑,我做不好的,手笨得要死的啊,你打死我也做不好的呀,但是我考试倒蛮好的,文科科考试蛮好的,我变变成优生,他变成差生,怎么可以呢?
所以教育有教无类,但类肯定人有差别,类别都要得到很好的教育,都要获得成长的机会,再去看这个学校,看这个校长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充分的让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孩子都得到成长的机会,
而不是把一部分人归为差生,我们所有学校的校长,校长首先就是一个教育家,否则你别做校长,哪怕你是小学校长,也是教育家
提问2:对有失败感的年轻人有什么寄语?
对于一个有失败感的,或者有所谓失败的经历的年轻人,
第一句话就是说,倘若我们所做的事情
1有益于家人
2有益于周遭的人
3也可以有益于整个社会和民族,哪怕这个有益的成分并不那么大,所谓添砖加瓦一类的啊,这样的人生永不失败!
【感觉在讽刺某些行业有害于他人】
没有失败的人生,我曾经在某些讲座里面提到,这个儒家的出世而后入世的精神用一句话概括叫,无所为而为,他针对的是有所为而为,
我们平时做事情都有目的,叫有所为才去为,要得一个有益于自己的结果,得不到就是失败,失败感,
儒家说,我们人生在世做事情,别把所做的事情当成得到自己目的的手段,而是这件事本应当做,
这件事情因为他自己就是自己的意义,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不做是不应该的,哪怕做了之后不光带来不了对自己的好处,还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也仍然去做,
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没有失败的人生,
在这种精神中没有失败的人生,

人的自我评价要根据本心来评
王阳明讨论过一个问题,我们做事情,每位要做自我评价,我们做了也会自我评价,一面做一面也在评价,对过去的事情也有一个自我评价,是我们做的事吗
他说一般通常就两个标准,一个叫毁誉
毁就是众人都批评你,
誉就是众人都赞美你
如果得到众人的赞美,我们说这件事情做成功了,自我评价非常正面,很好,天下的人都批评了,我们认为这件事作败了,这是一条标准,
第二条标准执行的结果,
有利于自己的叫德,
不利于自己的是丧
丧失的丧是吧,哎得上就两条标准,一个叫毁誉,一个叫得丧,阳明说把这两条标准都去掉,我们如何自我评价我们所做的事,
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不是良知的呈现?天理的实现?
若是就是成功了,若不是就败了,标准来自内心,所以这就是我对年轻人的建议啊,至少两本书,一本《六祖坛经》,一本《传习录》,它是非常根本的
心学,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让每一个人相信自己,评价来自我们的本心而不语,不来自于社会的标准
心学,
禅宗修行成功与否,他说也是本心自悟,见性成佛,明心见性啊,不是别人能渡你,你是自性自渡,哎所以禅宗跟阳明心学精神一致啊,这是一个是修行,佛教修行,一个是天下关怀,这是如何佛和儒的差别,


年轻人要走出一条自信勇敢的人生道路,
我们不用害怕任何挫折,
不要害怕社会
普遍价值标准
对我们的否定,
相信自己
自信勇敢
哎,哪怕是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都要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大英雄,阳明的原话,对于今天这样一个社会的状况来说呢,
我们年轻人特别需要这种精神上的力量,
在某人工作几十年,辛勤劳动几十年,终于下岗了,连他的老婆都看不起他,他不要看不起自己,这就是我想说的心学的精神,
【不读书很危险!!!
本期视频推荐的书籍:《六祖坛经》《传习录》
问:您说过大学应该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星光下成长。在如今这种限制下,不乏有许多的大学不是大师云集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人生境界?
周国平答:一所好学校要提供两样东西,一个是好老师,一个是自由,包括学生可以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也包括独立思考的自由。所以,你应该具备这样一种辨别能力,就是如果学校里真的有好老师,你就去找他。
如果没有呢,没关系,图书馆的书架上一定有,即使大学沦落了,图书馆始终是大师的云集之地,你去找他们,去读他们的书。我这样说并不是排斥老师的作用,即使有好老师,学生同样要多向图书馆书架上的大师们学习,没有这个学习,再好的老师也没法教你,你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