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答案
对手孩子有创意的想法,我们不可以直接说:?“错。”?因为这样会打击孩子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相反,我们可以这样说:嗯,很有创意,不过再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想法。”以此激励孩子更进一步地思考,我们可以鼓励他:“嗯,再好好想一下。”总之,我们的回答一定要以激发孩子积极思考问题,不要轻易扼杀他的想象力。
同时,在给出标准答案之前,我们也要肯定孩子充满想象力的同答,这样才能既保护她的想象力,又让他掌握一定的知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力却推动着知识的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的确,想象力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孩子认识到更为广阔的世界,从而使有限的知识得以在生活中实践。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只想早点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便证他从小就接受早期教育。结果呢?孩子看到圆圈,只会说它是数字“0语字母“0″,却再也不能说出“太阳”“鸡蛋”“气球”“肥皂泡泡”之类的答案了。
单从知识角度来说,我们给孩子传授知识不可谓不正确,但是如果我们只要求孩子遵照“标准答案”而不可越“雷池”一步,结果只能把他打造成“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件”。这怎能不让人叹息呢?
因此,在孩子童年时期,我们尽量不要让他过早地接触所谓的“正确的知识”“标准的答案”,而是先让想象力和思考力在他的大脑里“安营扎寨”。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鼓励孩子拓宽思维,让他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不必搞“标准答案”。比如,我们可以和孩子做游戏,用笔画一个圆,?问他“这是什么”,其答案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我们和孩子可以一人说个答案,以此发散孩子的思维,培养他的想象力。或者看到某一样陌生的东西,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猜猜这件东西是什么,有哪些用途….
此外,在孩子做数学题的时候,会遇到“一题多解”的情况,我们也要鼓励他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