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敲警钟: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今年将超过中国
“今年上半年,我们(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下降的非常厉害,大家可以看到欧洲增长52%,我们下降了44%,一进一退……(根据)我自己的预测,今年整个欧洲的电动汽车的销售量超过我们中国,我们本来世界第一的电动车市场排名,今年会被欧洲抢走。”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大声疾呼,如果中国整车及相关产业链不能真正做好用户体验,那就很可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根据柏林独立汽车分析师Matthias Schmidt的一份报告,今年前七个月,欧洲电动车注册量约达50万辆(其中纯电动车注册量约26.9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注册量约23.1万辆),超出中国电动车销量约1.4万辆。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的领军企业,宁德时代接触的车企对电动化布局都非常积极,而且不断向更积极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油电平价正在加速到来——到2025年,电动车首购成本应该和传统车基本持平,从而推动全面电动化在全球范围内加速,

曾毓群分析道,从政策端来看,欧美等国纷纷加速推动电动化转型,一些国家已制定明确的燃油车禁售计划,将在2025-2050年间禁售燃油车。日本、德国等汽车强国把目标设定到2050年,实际甚至可能更早。在能源变革、政策驱动、车企转型、消费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快速发展。根据预测,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在2025年销量预计达到1200万辆,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2.5%。
正是看到了欧洲的电动化发展趋势,爱驰U5(德国)、极星Polestar 2(瑞典)、比亚迪唐EV(挪威等)都先后向欧洲市场发起了冲击,相信接下来也会有更多优秀的中国品牌加入这一行列,让更多的海外消费者见证中国车的实力。

当然了,比起抢抓欧洲的机会,最近国内汽车界还在争论一个更加紧迫的话题:特斯拉为什么会赢?今年上半年,全球汽车行业一片惨淡,但特斯拉的销量大大超出了外界的预期,不仅将传统车企甩在了身后,更成为国内新能源车企面前难以逾越的高峰。
“就像特斯拉、蔚来汽车,大家觉得它卖不动,但是它还是卖得很好,这是因为它给大家不同的体验。所以我觉得整个汽车行业都要重新思考一下,是不是一定百年的品牌就卖得好,还是说你真正能够给到客户一个很好的体验。”曾毓群认为,除了要做到体验升级之外,中国车企和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配套企业还需要在系统结构、智能制造、商业模式等方面实现创新,才有机会推动中国智能化、电动化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