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熊海军中型舰艇介绍——61型驱逐舰
61型驱逐舰(北约代号卡辛级)是苏联海军第一种专门设计的装备防空导弹的驱逐舰,也是世界上第一种使用全燃气轮机动力的驱逐舰,该级舰一共建造了25艘,其中苏联海军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相继服役了20艘,另有5艘改进型于80年代被出售给印度海军并重新命名为拉吉普特级。

61型的设计工作依旧由第53中央设计局组织,该型舰继续沿用56型的平甲板船型,舰艏舷侧斜倾相比41型和56型设计更为明显,舰内由水密舱壁分隔为14个独立舱室并可确保在任意三个毗连舱室进水的情况下也能保持一定的浮力而使整舰不至于沉没,动力系统采用了最新研发的M-3型燃气轮机组,全甲板上层建筑贯穿整个舰长的四分之三,全部由铝镁合金钢制成,烟囱和艏舰桥还额外增加一层高碳合金钢护罩。

甲板的前端和后端各配置一座ZIF-101型双臂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和一座双联装AK-726型76毫米舰炮,舰体舯部布置了一座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其他反潜武器还有安置于艏舰桥和鱼雷发射管后方制导雷达桅基两侧的12联装RBU-6000与6联装RBU-1000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各两座,舰艉部还设计有直升机起降平台,但并未设置机库。

61型的设计工作于1959年1月通过苏联部长会议审核并很快进入了建造阶段。1959年9月15日,该型首舰乌克兰共青团员号在黑海尼古拉耶夫市61公社社员船厂开工,1960年12月底下水试航,1962年10月开始接受国家验收试验,同年12月31日即入列红旗黑海舰队。苏联海军自用的二十艘61型,61公社社员船厂承建了15艘,另外5艘由日丹诺夫厂负责,在1973年底前全部服役。

基本性能
舰员编制:266人
标准排水量:3400吨
满载排水量:4390吨
舰艇尺寸:144m×15.3m×4.62m
动力系统:两组M3型燃气轮机组,主机输出功率72000马力,四台600千瓦燃气轮机发电机,两台200千瓦柴油发电机,双轴推进
续航力:3500海里/18节
航速:35.5节

武备(基本型)
两座ZIF-101型双臂舰空导弹发射架(备弹32枚)
两座AK-726型双联装76毫米舰炮
一座五联装PTA-53-61型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两座RBU-6000型反潜火箭发射装置
两座RBU-1000型反潜火箭发射装置
一架Ka-25反潜直升机

作为苏联战后设计最为成功的战舰之一,61型驱逐舰承接了56型驱逐舰的全部优点,为后续同型舰只的改进和设计提供了更为出色的参照,该型舰的服役不仅极好地分担起了美帝核潜艇威胁下日趋严峻的舰队反潜任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红海军舰队外围的防空间隙。

不过该型舰的基础反舰火力孱弱到仅有两座双联装76毫米舰炮显然不是毛熊的一贯风格,到了七十年代,海军部和造船工业部决定加强61型的反舰火力,主要参考56U型在舰体后部舷侧各错列两具КT-15M-BPК艉向导弹发射架,携带四枚白蚁-M反舰导弹(北约代号SS-N-2冥河),防空导弹由基础型波浪升级为了性能更为稳定的波浪-M,两座RBU-1000反潜火箭发射器换成了两座AK630近防炮,电子系统也得到了一定的升级,改进后的该型舰型被称为61M,不过由于经济原因二十艘基本型中只有六艘接受了改建。



就在第一艘61M型镇静号改建完成后不久,一批来自印度的客人造访了红海军的军港对61M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在不久之后向苏联政府发出了正式的订单。这批出口印度的61ME型相比较苏联自用版,换装了升级版的燃气轮机,反潜导弹发射架被移到了前部并调转了发射方向,舰体尾部进行了重新设计,尾部的AK726被移除以腾出空间设置直升机机库,同时舰载直升机换成了最新的Ka-27,前三艘的近防炮被毛熊降级成了AK230,后在三哥的强烈要求下后两艘同级舰换回了AK630。


5艘61ME型在1987年底前全部移交印度海军并更名为拉吉普特级,这五条船也因此成为了德里级服役前印度海军的绝对主力。

除了反舰加强版的61M型外,61型还有一款防空强化版的61E型,这一型号仅仅只改造了一艘灵巧号,主要换装了一座基于山毛榉地空导弹研制出的飓风中程舰空导弹以及配套的火控电子系统,实际上是一艘新型防空武器实验舰,其实验的舰空导弹后来成为了红海军大型战舰的标准配置。


时间来到九十年代后,大部分61型都随着红色帝国的解体而消逝,仅有少数几艘继续留在俄罗斯联邦海军中服役并得到了升级改进的机会,加装了天王星反舰导弹,其中最长寿的一艘敏捷号自1969年服役,直到2020年才退役,服役了整整51年。



上期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