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在职场上做到“六不过”,越来越顺
谨由我与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这篇文章并看看此文中所藏有的知识点有哪些,接下来的内容是这样描述的,如下:
做人有度,言行有尺。
中年人的职场,拿捏准了尺度,工作得心应手,社交如鱼得水。
要是尺度太大,处处碰壁;尺度过小,畏首畏尾,难有作为。
做到“六不过”,工作自在从容,可进可退。
01
第一,话不过激。
人在职场,难免要聊天,要进行工作上的沟通协调。遇到了矛盾,也要争执几句,求同存异。
因此,很多人在言语交流的时候,动不动就愤怒起来。
《西湖二集》里有一个故事。
朱元璋年轻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叫胡日星的算命先生。
胡日星说:“眼前这位,是天子。”
朱元璋一统天下后,召见胡日星,要给他做官。但是胡日星拒绝了,只想做闲云野鹤。
又过了几年,胡日星预测到官员蓝玉会有灾祸,以此洋洋得意。
朱元璋看到胡日星的样子,说:“你给自己算命了吗?”
胡日星顿时就怂了。
一个单位,如果有几个人同时说“气话”,估计工作没有办法开展了。并且,下属对上司生气,是不对的;上司如果总是气嘟嘟地说话,工作就无法开展,还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冲动是魔鬼。过于激烈的话,不要说。如果你真的生气了,逼着自己冷静几分钟,保持沉默。
02
第二,酒不过量。
有一个“三请马周”的故事。
唐太宗在位时,中郎将常何请马周帮忙做文书工作。马周写的建议很中肯,唐太宗看了很喜欢,决定见面聊。
就在唐太宗派人请马周进宫的时候,马周喝醉了。连续请了三次,才摇摇晃晃地进宫。
幸好,唐太宗为人大度,求贤若渴。要是遇到了小心眼的皇帝,后果不堪设想。
喝酒误事的道理,我们应该牢记在心。
中年人在职场,难免要参与应酬,要吃吃喝喝。通过喝酒来结交客户或者朋友,并不奇怪,但是喝酒多少,要把握住,别让自己喝醉,也别让别人喝醉。
喝酒过量,耽误工作,还会影响身体健康。要是遇到对酒精过敏的人,你还强行让他喝酒,不良的后果,是要承担责任的。
酒度要低一点,劝人喝酒要察言观色,适当冷一点。
03
第三,礼不过多。
一个单位,几十号人,甚至几千人。不管谁家里有红白喜事,随个礼,表示客套。但是,随礼多少才对呢?如果给大红包,可能你一个月的工资就去了一半。
随礼少一点,不是小气,而是理智。想一想,要是离开了单位,去了另外的城市就业,你大概率不会找原单位的人来参与自家的喜事了。随礼的关系也跟着时代和地域而改变。
作为下属,送点小礼物给上司,体现情感上的互动,也能够留下好的印象。但是你不能送大礼。因为礼物价值过多,有贿赂的嫌疑,彼此都会困扰。
同事之间,礼尚往来,应该简单一些。过于贵重或者复杂的礼物,会带来情感互动的烦恼。
并不是所有的同事家有喜事,都要去参与。尤其是人多的单位,选择性社交,很有必要。
礼,是一份情谊,而不是一场交易。
04
第四,戏不过度。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马屁精效应”。意思是说,人们有意去讨好别人,以此来增加印象、获得好感。
每个人都会有虚荣心,因此遇到拍马屁的人,会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而拍马屁的人,依托好的印象,获得一定的利益。
戴高帽子、寻找优点、点头哈腰等,都是拍马屁的做法。
单位上,很多人喜欢互相吹捧,有意识地给上司点赞,说好话。体现了“逢场作戏,人生如戏”的套路。
有句话说得好:“小心,马屁拍到大腿上。”
虚伪的言行,不要过度;伪装的套路,不要用太多。职场上,谁能胜出,关键是“业绩”。
如果所有的人都在说虚伪的话,也不积极工作,单位就会垮台。这一点,上司很清楚;老板很在乎。
05
第五,坐不过久。
很多人,一直从事办公室工作,进入单位,坐下来,直到下班那一刻。
有调查显示,近六成上班族每天坐6小时以上,28.75%的人每天坐8小时以上。
久坐的坏处,我们都知道。因此要积极行动起来,坐一坐,站一站,走一走,看一看。采用各种方法,缓解疲劳。
身体舒服了,精神饱满了,才能更好地工作,提升效率。职场,也要好的生活习惯。
06
第六,利不过精。
如果不是为了一份薪水,估计很多人都不会去上班。
工作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因此,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提拔加薪,在拿到报酬方面,会很在乎。
但是,任何一个单位,都存在不公平的现象。原则上是多劳多得,事实却有偏差。比方说,几个人一起完成某项工作,在拿奖金的时候,有人会少一些;在提拔的时候,有人先一步,有人慢一些。
做人要大度一些,不要因为蝇头小利,与同事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跑到上司办公室去争执、诉苦。
要懂得,有舍有得。你失去的,总有一天会得到补偿。如果一直没有补偿,也没有关系,起码你的心情是愉快的,没有为难自己。
07
吃饭八分饱,喝酒三分醉,待人七分好......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盈满。
人到中年,无法躲过职场,那就开开心心工作,善待周围的人,也善待自己。
言语有温度,工作有热度,玩笑有尺度,社交有态度,读书有厚度。
人这一辈子,凡事预留空间,才能不断抵达新的高度。
如果你已经抵达的天花板,那就主动退让,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