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学进入“玄之又玄”的境界

2021-04-20 14:00 作者:中国崛起呀  | 我要投稿

伽利略82、科学进入玄之又玄的境界

 

数学的本质是什么?——网友提问

…数、学、数学:见《欧几里得49》…

(…《欧几里得》:小说名…)

 

…本、质、本质:见《欧几里得22》…

 

食铁兽:…

=============14/11/26心血来潮更新一下=============
有人说我的数学水平不超过高中,其实这是高看我,我高中数学都没学好。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只能用我文科的大脑来思考这些问题,而且多年以来,我的想法并没有太多进步,但我总觉得我的思考还是有意义的,因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意、义、意义:见《欧几里得26》…


关于数学与物理及其他自然科学的关系,严格来说,其他自然科学仍然也只是思维工具,因为世界没有“绝对本质”,也没有“绝对真理”。相信这一点,大部分有哲学思考能力的人会有共识。

…自、然、自然:见《欧几里得128》…

…科、学、科学:见《欧几里得4》…

…自然科学:见《欧几里得159》…

…思、维、思维:见《欧几里得22》…

…工、具、工具:见《欧几里得161、162》…

…绝、对、绝对:见《欧几里得172》…

…真、理、真理:见《欧几里得43》…

…哲、学、哲学:见《欧几里得110》…


举例来说:我们今天认为DNA是产生遗传现象的根本,也许过些年,我们就会使用新的概念来解释遗传现象,并且会有新的应用。只要有实验能够证明新理论的有效性,那么旧的概念就会被替换掉。

…应、用、应用:见《欧几里得181》…

…实、验、实验:见《欧几里得11》…

…证、明、证明:见《欧几里得6》…

…理、论、理论:见《欧几里得5》…


数学与物理学边界的模糊,我想原因无外乎物理学到达了一个境界,那就是“可理解不可想像”,到了这个境界,除了使用纯粹抽象的工具来进行研究,几乎没办法取得进步。

…物、理、物理,学、物理学:见《欧几里得139》…

…抽、象、抽象:见《欧几里得20、21》…

…研、究、研究:见《欧几里得42》…

 

换句话说,不制造新的、无法想像的概念,就没办法对真实世界做进一步的解析,而这些概念是否可能有价值,只能利用数学工具来论证。接下来才是对真实世界进行实验验证理论是否有真正的价值。(这个价值不是说我们的生活应用,仍然是认识世界的价值)

…论、证、论证:见《欧几里得149》…

…验、证、验证:见《欧几里得12》…


再举例:力的概念。由于我们对力有感知,所以它不需要想像即可接受。但是引力的概念,只有当我们看过“磁力”的表现之后,才比较容易接受。(当然,磁力和引力毕竟不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认同地球是有引力才使我们不会飞出去。

…力:见《欧几里得59》…

…概、念、概念:见《欧几里得22、23》…


但是,物理学在这些“原生”概念之上加上的一些“非原生”概念,比如“功”、“力矩”,就需要我们去想像,然后应用了,因为它是原生概念相互结合产生的。

…应、用、应用:见《欧几里得181》…

 

这里的想像指的是:在你打算应用它们的时候,你必须以一些特殊的符号、图形及一些现象去缓存它们的一部分,否则你就会感到混乱难受,时刻怀疑自己的应用过程是否正常。从某种意义上说,想像是掌握“非原生”概念的敲门砖。


对于缺乏抽象思维习惯的人来说,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这些概念的一部分或者它们的一部分价值作为它们的全部去应用。


而抽象思维的本质就是适当地丢弃和接受。

古人不习惯丢弃,所以很多概念无法建立。后来,人们习惯丢弃了,但仍然不习惯接受那些“非原生”概念,于是就难以在理论上做出突破。

想像总是使人们被一些不恰当的因素所干扰,难以接受应该接受的东西、丢弃应该丢弃的东西,因而无法准确把握概念本身。想像既是敲门砖,也是障碍。


后来,科学家驯服了自己的想像。科学就开始进入“可理解不可想像”的境界,或者说,进入到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


…玄(百度百科):象形。金文是一束丝的样子。丝在染色的时候扎成束,然后晾晒,晾晒时要悬挂起来。晚周以后,字形上部,追加圆点状,区别符号而别出,后世再线化为一横而为秦篆(zhuàn)所本。

小篆玄正是悬挂着的丝,上边为悬挂之处,下边是丝。

隶书笔画化,上边变成“上”,稍失形。

楷书将一点一棱断开,失去悬挂的形象。

 

玄是悬的古字。悬搓的东西下不着地,动荡不定,引申为空中、天空。也指黑中带红或黑色。因赤黑色不是单纯色,在色阶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隐晦性,所以“玄”可引申为幽远义。也可引申为奥妙义…

 

…玄(百度汉语)2:

1.黑色:~狐。

2.深奥:~奥。

3.不符合事实或距离事实太远:这话太~了…

(…象形:造字法之一。指描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法。如“日”,画一个太阳的形状“⊙”;“月”,画一个新月的形状“☽”…)

 

时间由原来对运动的度量工具、非原生概念(个人理解)变成和空间这种原生概念平起平坐的东西,并且和空间相结合,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但此时,想像仍然只是敲门砖。不能适时扔掉敲门砖,就无法理解科学。

…时、间、时间:见《伽利略10》…

…空、间、空间:见《伽利略10》…


例如:某科学家教我们把时空中的人想像成一条虫子。这是一种手段,也是一个麻烦。
很多时候,我们是用一块敲门砖去打掉另外一块敲门砖,但这只是缓兵之计,并不解决根本问题。最终只能求助于数学这种纯粹的思维工具,因为数学可以相对理性地利用想像,而不受制于想像。

 

在数学里,想像一旦失控,逻辑就会上场,它用逻辑缓解了人们在想像上的痛苦和失误,微观上提升了思维的速度,宏观上提升研究的速度。

…逻、辑、逻辑:见《欧几里得5》…

编辑于2014-11-26


“其实每一种学问,都是在对某些特定的,常见的,有内在联系的问题作出总结归纳,得出使用的经验和教训,抽象出理论。拿理论做实验,再改进……以这样一个循环,最终以一定的方式,一代人一代人的遗传下来。

请看下集《伽利略83、我们还未形成中文数学的思考体系和语言体系》”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中国崛起呀”


科学进入“玄之又玄”的境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