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和直升机:是相互替代,还是相互成就?
最近一两年里,各种各样的无人机,都让世界正在感受到作战形式的极大转向。无人机不但让大炮长了“眼睛”,有效提升了各类远程武器的命中精度,也让战场变得透明起来 ,流传千年的地面快速穿插战术,在对方强有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的持续监视面前,完全丧失突然性的要素,再也不能“出其不意掩其不备”。同时,无人机也以远低于有人飞机的成本,宰治了战场的一线火力支援和纵深火力打击的职能,使得进攻方可以不必担心有人武装直升机和强击机被击落的风险,肆意使用无人机轰炸敌方靠近前线的设施和装备。一时间,无人机风头正盛。
相比于无人机的势头,传统一线火力支援的武器——武装直升机 ,却有那么一丝落寞。武装直升机曾经一度凭借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获得了“树梢上的杀手”和“装甲兵克星”的美誉,但是随着地面伴随防空系统和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日益普及,直升机在冲击敌方时再也不能畅通无阻,经常会被强有力的防空导弹打得头破血流。更为雪上加霜的是,直升机由于缺乏弹射救生能力,被击中后难以跳伞逃生,使得直升机的损失往往伴随着更加昂贵的飞行员资源。因此,一度有人认为,是不是无人机的时代来临后,武装直升机的末日就到了呢?

不过,俗话说得好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武装直升机虽然不再是战场前线支援的唯一最优解,但是也不意味着它一无是处 ;而无人机就算是有诸多优势,它也有很多难以克服的问题需要解决。因此,今天我们就从二者的优缺点入手分析,来看看现代战争中,武装直升机和大型无人机的相互体系配合的切入点。

大型攻击无人机和直升机的对比
由于一开始无人机是以侦察机出身的,因此当无人机加挂武器后,这类既能高空持续盘旋侦查,又可以发射导弹的无人机,又被称为察打一体无人机。不过,随着无人机设备的不断改进,无人机的挂载弹药也日益增加,逐渐从“侦查-打击”转向以打击为主,侦查为辅的攻击无人机。现在一些名牌大型无人机,都已经具备了挂载多枚导弹乃至于多枚航空炸弹的能力,对地火力持续打击能力日趋接近武装直升机。

同时,得益于长航时无人机的技术积累,察打一体无人机通常可以有较高的战区巡航时间,能在战区挂弹盘旋数个小时以上,而且普遍飞行高度较高,如采用活塞式发动机的无人机通常飞行高度可达6000-9000米,采用涡轮发动机的更可以达到15000米以上,显著高于地面上常见的“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铠甲“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的射击高度,只能使用”山毛榉“等战区中程防空导弹才能有效应对,大大加强了战场生存性能。
不过,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和攻击无人机仍有缺陷:
1、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需要如同战斗机一样从固定跑道起飞,而且由于无人机通常结构较为纤细,机翼宽度很大,使得难以在野外临时无铺装路面起飞,而且降落时也不能承受较高的降落冲击;相比之下,直升机的野外起降难度通常较低,具备良好的野战保障能力。
2、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虽然载弹量相比MQ-1捕食者时期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受限于飞机平台尺度,其外挂点难以胜任250千克单重以上的载荷,相比之下,米-24为代表的大型武装直升机和UH-60黑鹰直升机,其短翼承载能力可达数百千克以上,实战中甚至有米-24投放FAB系列炸弹的成绩。


3、大型无人机的功能通常比较单一,如一般的察打一体无人机只能完成战场监视和投弹打击任务,一般的炮兵侦查无人机则被用来进行火力指示和战区航拍的任务。但是直升机,尤其是通用直升机,不但能携带武器对地打击,还能够兼任人员运输飞机和货运飞机,能够对战区投送物资,救援伤员,护航车队等多种多样的职能。
4、大型无人机的控制难度较大。一般来说,察打一体无人机是靠着地面微波中继站或者卫星数据链指挥的,但是有独立构筑无人机卫星通讯链条的国家少之又少,所以现实中大部分销售的军用和民用无人机都依赖于指挥车和预设的GPS航路点控制。但GPS大规模战争中容易被干扰,而指挥车和无人机通讯距离有限,且容易被敌方反制,所以并非是所有的战场都适用无人机战斗。
所以,现实中为了有效规避二者的缺陷,发展无人机和直升机的战场协同,是各国争相发展的前沿技术,具体如下:

1、无人机为直升机提供战场监视和航路侦查
这是无人机和直升机协同作战最典型的作战方法,也是最为成熟的一种,即使用无人机先行勘测航路有无敌军埋伏,然后直升机在无人机侦查出的安全航道行驶,在战区还能得到站得更高的无人机的全程战场监视,能够更有效察觉敌方的动向,保护直升机的安全。
2、无人机为直升机提供末端火力照射
武装和通用直升机凭借自身挂载能力较强的优势,可以有效挂载射程较长的武器弹药,并在无人机的末端激光照射下提前发射,实现A射B导,打击更远方的敌人。

3、使用直升机作为无人机的空中指挥站或者信号中继站
当代很多没有卫星数据链的无人机,特别依赖地面车辆的微波数据链实现飞机控制, 但车辆的部署地点影响了无人机的活动半径。不过,若使用直升机搭载通讯设备飞上天空,让无人机从后方机场按照程控数据起飞,在战区上空接受直升机的接力控制,就能有效延长无人机的打击半径,同时直升机方便灵活,在情况不利或者遭遇敌方战斗机时可以迅速降落到己方地面控制区,规避敌方导弹打击。

4、武装直升机+无人机/巡飞弹组合
利用直升机较大的挂载能力,可以携带尺寸更大,并附带图传能力的无人机/巡飞弹。这样就省去了后方起飞无人机和自己的协同问题,直接在进入战区前,释放这种射程较远的巡飞弹,领先自己去战场侦查和搜索,并寻找高价值目标予以打击。

结语:任何武器都不一定是“后来者替代前者”的存在
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一种新的技术和产品诞生后,旧的同类产品必然就会被淘汰,但事实上并非这样。比如交通工具的自行车和基于自行车开发而来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三者都没有真正意义替代彼此,而是同时存在于大街小巷,其原由就是三种产品看似接近,但是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运用优势。无人机也是一样,看似无人机大红大紫,其实当前的无人机还有很多难点没有克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战场上仍然是有人机和无人机同时存在的环境,那么,研究无人机和有人机的协同作战就是相当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