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汉外戚的最大对手宦官集团是外戚自己培养出来的?
了解东汉历史的朋友们应该知道,东汉朝廷斗争的主线之一就是外戚与宦官争夺皇权代理资格的一系列斗争,宦官最后还压过了外戚。但鲜为人知的是,东汉外戚的最大对手宦官集团很大程度上是外戚自己培养出来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认为西汉灭亡的教训之一就是外朝大臣控制了内朝。于是光武帝登基后推行两项改革:第一是取消内朝,由皇帝亲自对接尚书台,然后将尚书台确立为朝政运转的中心;第二是将宦官全部替换为阉人,将包括尚书台在内的政治机构迁到皇帝的寝宫之外。

光武帝推行这两项改革的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是将朝政都集中于皇帝,让皇帝成为整个朝政运转的中心;第二是切断外臣影响宫内的渠道,不让外臣控制内朝的局面重演。但光武帝的设计有一个问题:他设计的权力体系要求皇帝亲掌朝政,对于皇帝个人素质的要求很高。

可在汉章帝去世后,东汉皇帝继位的时候全都是未成年。这些小皇帝连日常生活都需要人照顾,当然不可能亲自处理朝政,但东汉朝政又是围绕皇帝亲政运转的。无奈之下,太后代替皇帝负责处理朝政。而太后代理皇权之后不得不重用自己的本家亲戚,外戚就此控制皇权。

然而外戚终究有一个“外”字,而光武帝设计的权力体系的重要原则就是“内外分明”。就算太后代理了皇权,太后与外戚的联系在制度上依然是被切断的。可是太后需要依靠外戚控制朝政,外戚的权力来源则是太后本人。这意味着必须有一批人来负责太后与外戚的联络沟通。

在这种情况下,宦官就成为负责太后与外戚联络沟通的群体,进而参与朝政,获得了最初的政治影响力。随着外戚的权势越来越大,宦官的政治影响力也水涨船高,成为宫中仅次于外戚的第二大集团。当小皇帝长大之后,宦官也就成为皇帝从外戚手中夺回权力的主要帮手。

综上所述,由于光武帝设计的“内外分明”的东汉权力体系,太后与外戚大臣之间的沟通联络不得不依靠宦官。正因如此,当代理皇权的外戚走上权力顶点的时候,宦官也跟着外戚获得了政治影响力。可以说东汉外戚的最大对手宦官集团是外戚自己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