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西药物不能合用:合用不当,会带来更大的伤害!一场新冠疫
很多中西药物不能合用:合用不当,会带来更大的伤害!一场新冠疫情,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中医的魅力与疗效,中医药发展也再度被注入政策新动能。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可是振兴中医需要的是人才,没有那么多中医才人怎么办?于是有些地方让西医经过培训学习后开中药,西医开中药不仅会导致过度医疗和无效医疗,还会给患者带来伤害!临床上我们发现很多“西学中”的医生在给患者看病开药时喜欢既开点西药,也开点中药,还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其实这不是中医结合,是过度医疗!很多中药与西药的功效是相同的,一起用会造成过度医疗,伤害患者身体。另外很多中药与西药的功效是相反的,一起用相互抵消,会产生无效医疗! 这里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引起大家的思考。比如一个小感冒,现在医生开药时往往既开中药,又开西药,说是中西医结合效果好!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我们想一想就明白了,很多外国人他们感冒后不用中药,只用西药就好了,而一百多年之前西医没有进入中国的时候,那时候人们感冒只用中药,没有西药可用,病也很快就好了!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了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治这种感冒都非常简单,一种方法就能治好。可是现在好了,中西医一结合是两种方法一起上,两种药物是一起用,本来是一种方法就能治好的病,一种药物就能治好的病,为什么要一起开中西药呢?这样不就过度医疗了吗?患者花钱是小事,关键是用药过度,对患者造成了伤害!其实我们仔细思考一下,你会发现医疗行业里这种事特多了!这就是中西医的不恰当结合,而西医开中药必然会把这事继续“发扬光大”! 根据有关病例及研究资料,以下中西医药物不宜合用。 1.中药石膏、海螵蛸、石决明、龙齿、龙骨、牡蛎、瓦楞子、蛤壳、明矾、闫然铜、代赭石、赤石脂、钟乳石等组成的汤剂及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牛黄解毒丸、牛黄上清丸、龙牡壮骨冲剂、女金丹、朱砂安神丸、桔红丸、追风丸、复方五味子片、当归浸膏等,因含有二价以上的金属阳离子,可能与西药四环素类抗生素及异烟肼在胃液作用下,形成络合物,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不宜配伍应用。 2.含有鞣质的中草药,如大黄、地榆、山茱萸、石榴皮、五倍子、诃子及中成药四季青片、感冒宁等,不宜与多种抗生素如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族、氯霉素、新霉素、林可霉素及黄连素同服。因鞣质为一类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与上述西药生成盐酸沉淀物,使之难以吸收,影响疗效。 3.朱砂(Hg2+)及含朱砂的中成药如健脑补肾丸、朱砂安神丸、人丹、七珍丹、紫雪丹、七厘散、冠心苏合丸、苏合香丸等,不宜与还原性强的西药如硫酸亚铁、亚硝酸盐类、碘化钾、碘化钠、溴化钾、溴化钠等同服,以免生成有毒的溴化汞或碘化汞等化合物,对机体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某些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等,也不宜与亚铁盐、亚硝酸盐同服,因为雄黄中的硫化砷可生成可溶性的硫化砷酸盐而增加毒性,降低疗效,对消化道粘膜有损害作用。 4.含有机酸的中药如乌梅、山楂、山茱萸、五味子等药物的方剂,中成药,与磷酸氢钠、胃舒平、氨茶碱等碱性较强的西药合用,能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两者药疗均受影响;与磺胺药合用,能加重对肾脏的损害。阿斯匹林、异丁苯丙酸等与煅牡蛎、煅龙骨、硼砂等碱性较强的中药及以其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合用,也会发生中和反应,而使两者作用都受影响。 5.中药丹参及含丹参的中成药,不宜与阿托品合用,因阿托品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具有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而使心率加速。两药合用,丹参所具有的降低血压的效应,能被阿托品阻断,从而降低丹参的药效。丹参也不宜与雄性激素类药物合用,如甲基睾丸素、丙酸睾丸素等,因丹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丹参酮具有拮抗雄性激素的作用,因此,它与雄性激素的配伍,可降低雄性激素的活性。 6.中药鹿茸、甘草及其制剂如复方甘草合剂、复方甘草片、参茸片等,因具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与西药降糖药如降糖灵、D-860、优降糖、胰岛素等合用,可使血糖升高,降低降血糖类药物的功效。甘草与西药强心或合用,可致血钾降低诱发强心甙合用,可致血钾降低诱发强心甙中毒;苦杏仁含苦杏仁甙分解后产生氢氰酸、若与麻醉剂、安定等合用,可抑制呼吸中枢,并损害肝肾功能。 7.中药药酒不宜与西药异烟肼、痢特灵、甲硝唑、替硝唑合用。合用时可致乙醇氧化不全、产生乙醛,导致高乙醛血症毒性反应,又使机体组织中的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单胺类神经介质不被氧化分解破坏,增加机体对药酒中的乙醇敏感性,可产生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等中毒反应。 综上所述,临床中西药的配伍应用,应掌握各种中西药物的各项性能特点及相互作用,避免各方面所配伍禁忌,充分发挥中西药物的协调作用,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